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Gang Wang表示:“在设计这些技术时,心中逐渐有了一个目标。大多数产品基于行为心理学,并在现实使用环境中不断迭代,这与电脑游戏的设计理念类似。”
这不是一个新现象。但调查数据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挫败感一直存在,而且人们越来越关注数字媒体消费对年轻人的影响。
IEEE高级会员Cristian Pimentel表示:“这种对科技的沉迷会造成长期影响,例如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社交孤立,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抑郁行为、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而出现书写困难,以及因过长的屏幕使用时间导致关节和视力问题。”
如何识别分散注意力的科技产品
有许多方法可以识别设备何时可能过度分散注意力。
IEEE会员Ning Hu表示:“关键的警示信号包括那些几乎无法控制通知设置的应用程序、旨在促使用户无休无止地参与且没有明确退出点的界面,以及那些需要不断互动以维持状态或取得进展的平台。数据收集和使用方式缺乏透明度往往表明,某个产品旨在利用用户行为模式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参与度,而不是为了满足真正的需求。”
除了评估设备或应用程序的设计之外,用户还应该考虑自己的个人使用情况。Galdino表示,为了帮助发现和管理个人科技产品的分心程度,消费者“可以从监控自己的设备使用时间开始”。
近年来,大多数设备都内置了抑制过度使用的功能。可以调整通知设置,以限制通知出现的频率。许多设备提供统计报告,能告知用户在应用程序上花费的时长。许多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现在都有设置时长限制的方法。
IEEE高级会员Inderpreet Kaur表示:“当科技不断将人的注意力从现实生活中的任务、人际关系和当下时刻转移开,让人感到不知所措和与外界脱节时,它就变得过于让人分心了。另一个迹象是,在应用程序或网站上花费数小时却没有获得多少价值,比如工作效率或人际关系方面的收获。如果有人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是不断滑动设备查看通知,这肯定会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技术专家在限制分散注意力的技术方面所起的作用
虽然用户可以对自己的设备进行更改并监控自己分心的情况,但技术专家在开发这些设备时也可以发挥作用,以尽量减少用户分心。
一些组织已经为减少分心的技术提出了标准和认证(https://spectrum.ieee.org/calm-tech)。
其他组织则专注于创建促进数字健康的功能,例如提醒休息的功能,或者定期而非干扰性地汇总通知的工具。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Gang Wang说,“必须认识到技术的存在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而不是追逐利润。通过使设计目标与这一原则保持一致,这个问题就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