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研究人员所谓的生活质量衡量指标的例子。几个世纪以来,政客和政府一直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估其公民的幸福程度。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对幸福的研究,探寻是什么让国家、城市和人民幸福的更深层次的答案。IEEE Access中的一项新研究探讨了机器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LLMs)如何分析有关生活质量的研究。
不仅仅关乎经济
虽然生活质量指标并不能直接衡量幸福程度,但它们常被用作一种替代衡量方式。它们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各类组织了解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为提高整体幸福水平的决策提供指导。
传统上,这些指标侧重于单个数字,通常与经济相关。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就经常被使用。它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产出,并且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被用作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如果一个国家富有,其公民可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人员意识到依靠单一指标来评估社会的幸福水平并不总是有效的,因为金钱未必能买到幸福。
根据IEEE会员Ning Hu的观点,幸福往往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Ning Hu表示:“幸福从根本上源于我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理解。”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研究人员开始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易于理解的数值。例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U.N. Human Development Index)着眼于预期寿命、教育水平以及一个国家内每人的平均收入数额,将所有这些转化为一个数值。其他指数使用不同的指标,其目的都是帮助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轻松地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
生活质量衡量指标并非仅用于评估国家的幸福水平。在医学领域,这些指标被用于评估个体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他们未来的健康状况进行预测。
一些生活质量指数旨在从政府质量、污水处理、娱乐机会和经济前景等维度对城市进行评估。
人工智能的兴起
随着计算机能够存储和分析越来越庞大的数据集,研究人员开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人类幸福的研究。
对研究人员来说,一个亮点是情感分析的兴起。情感分析通过检查社交媒体帖子等交流内容中的观点和情绪,以确定它们表达的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的态度。
这项工作往往得出有趣的结论。例如,当某一天某个社交媒体网站上的负面情绪增加时,黄金价格往往是上涨的。在健康领域,情感分析也被应用于医生的病历记录,以便纳入生活质量指标之中。
韩国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来预测各个国家是否幸福。他们发现,几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并不十分幸福,而几个欠发达国家却很幸福。研究人员发现,为了提升幸福度,政策制定者应该降低青年失业率并提高医疗保健质量。
另一项分析发现,国民幸福度、高平均智商以及在迈尔斯 - 布里格斯(Meyers - Briggs)人格测试的感知和判断领域中得分高的人群高度集中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人工智能能让我们幸福吗?
鉴于有大量关于生活质量和幸福的研究,人们有理由怀疑人工智能是否能让我们幸福。
IEEE Access论文的作者研究了87项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幸福研究的成果。他们发现,虽然存在一些有效的方法,但也发现了几个研究空白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而且,虽然人工智能能够为决策者指明正确的方向,但它最终无法引导任何一个人走向幸福。
IEEE高级会员Eleanor Watson表示:“人工智能的理想角色是作为一种启迪性的工具,用于拓展我们对幸福的理解,而将幸福的最终追求和定义留给人类自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