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研究人员所谓的生活质量衡量指标的例子。几个世纪以来,政客和政府一直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估其公民的幸福程度。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对幸福的研究,探寻是什么让国家、城市和人民幸福的更深层次的答案。IEEE Access中的一项新研究探讨了机器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LLMs)如何分析有关生活质量的研究。
不仅仅关乎经济
虽然生活质量指标并不能直接衡量幸福程度,但它们常被用作一种替代衡量方式。它们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各类组织了解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为提高整体幸福水平的决策提供指导。
传统上,这些指标侧重于单个数字,通常与经济相关。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就经常被使用。它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产出,并且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被用作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如果一个国家富有,其公民可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人员意识到依靠单一指标来评估社会的幸福水平并不总是有效的,因为金钱未必能买到幸福。
根据IEEE会员Ning Hu的观点,幸福往往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Ning Hu表示:“幸福从根本上源于我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理解。”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研究人员开始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易于理解的数值。例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U.N. Human Development Index)着眼于预期寿命、教育水平以及一个国家内每人的平均收入数额,将所有这些转化为一个数值。其他指数使用不同的指标,其目的都是帮助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轻松地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
生活质量衡量指标并非仅用于评估国家的幸福水平。在医学领域,这些指标被用于评估个体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他们未来的健康状况进行预测。
一些生活质量指数旨在从政府质量、污水处理、娱乐机会和经济前景等维度对城市进行评估。
人工智能的兴起
随着计算机能够存储和分析越来越庞大的数据集,研究人员开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人类幸福的研究。
对研究人员来说,一个亮点是情感分析的兴起。情感分析通过检查社交媒体帖子等交流内容中的观点和情绪,以确定它们表达的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的态度。
这项工作往往得出有趣的结论。例如,当某一天某个社交媒体网站上的负面情绪增加时,黄金价格往往是上涨的。在健康领域,情感分析也被应用于医生的病历记录,以便纳入生活质量指标之中。
韩国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来预测各个国家是否幸福。他们发现,几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并不十分幸福,而几个欠发达国家却很幸福。研究人员发现,为了提升幸福度,政策制定者应该降低青年失业率并提高医疗保健质量。
另一项分析发现,国民幸福度、高平均智商以及在迈尔斯 - 布里格斯(Meyers - Briggs)人格测试的感知和判断领域中得分高的人群高度集中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人工智能能让我们幸福吗?
鉴于有大量关于生活质量和幸福的研究,人们有理由怀疑人工智能是否能让我们幸福。
IEEE Access论文的作者研究了87项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幸福研究的成果。他们发现,虽然存在一些有效的方法,但也发现了几个研究空白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而且,虽然人工智能能够为决策者指明正确的方向,但它最终无法引导任何一个人走向幸福。
IEEE高级会员Eleanor Watson表示:“人工智能的理想角色是作为一种启迪性的工具,用于拓展我们对幸福的理解,而将幸福的最终追求和定义留给人类自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