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加速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内容生成、智能制造、城市治理和网络视听等场景不断引发链式突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战略部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2月14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在厦门市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各主办单位领导发表致辞。潘云鹤院士做了主题演讲。中国信通院发布了大赛赛题。往届参赛单位代表分享了参赛经验。
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是人工智能领域独树一帜的全国性赛事,已在厦门成功举办三届,迄今为止发掘了上百个优秀技术团队,发布了众多重要成果,推动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作为大赛承办地的厦门市,近年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通过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创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建设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鲲鹏超算中心,充分保障算力需求;落地新一代启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促进中心、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围绕智能传感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一系列核心基础领域开展技术攻坚和揭榜挂帅行动等等一系列超强举措,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目前,厦门已集聚产业生态圈企业数百家,拥有相关软件著作权超万件,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创出一批厦门品牌。通过本次赛事,厦门将继续打造前沿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构建更富活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开展人才引进、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活动。
本届大赛围绕多媒体信息识别、算法治理两大方向设置赛题,其中多媒体信息识别方向包括复杂场景图片文字识别、多模态信息情感分析、图文一致性检测、虚假信息检测、特定样本变种识别等;算法治理方向包括深度合成视频检测、深度合成音频检测、视频生成方法识别等。赛题详细信息参见大赛官方网站(https://ai.xm.gov.cn/)。
报名相关事宜:即日起至2023年3月21日17时,可在官网上进行报名。本届大赛面向社会各界,接受团队方式的报名。经过审核后,将通过官网系统发放赛事平台账号。
比赛赛程安排:拟于3月下旬正式开展比赛,各赛题具体比赛时间安排将通过官微、官网等渠道进行通知。
比赛评比及结果发布事宜:本届大赛将依据各赛题客观评价指标遴选出排名前10%的团队。比赛结果将于2023年5月(拟)在厦门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上发布,峰会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