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在计费时向来只认处理器、不认核心数量,所以蓝色巨人决定把核心增加到三倍。
IBM悄然筹划着一款24核心的Power 10处理器,似乎是想让服务器能够以更加经济高效的方式运行Oracle数据库。
在12月13日的硬件公告中,蓝色巨人在Power S12014服务器的“总体方向声明”中正式披露了这款芯片:
IBM将发布一款用于IBM Power S1014系统(MTM 9105-41B)的高密度24核处理器,以改善应用程序环境对于Oracle数据库标准版2(SE2)许可模式的支持。新方案旨在将强大的计算吞吐量与IBM Power平台的卓越可靠性/可用性相结合,同时遵循Oracle Database Se2许可指南。
外媒要求IBM分享计划中CPU的更多详细信息,特别是为什么有必要专为SE2许可开发一款CPU。这家IT巨头并未做出回应,但从甲骨文对于SE2许可模式的描述已经基本能够找到答案。甲骨文公司在产品宣传中指出:
Oracle Database SE2许可支持最多双插槽服务器。考虑到双插槽服务器的核心数量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因此我们不对核心数量做出限制,客户的许可义务也不会受此影响。使用Oracle Database SE2,无论插槽内的核心数量如何,客户的许可成本都将保持不变。
Power S1014是一款单插槽4U设备,IBM为其搭载的处理器模块包含四个或八个Power 10核心。
对于那些之前一直在使用单核服务器的Oralce加Power客户来说,此次跃升至24核意味着容量的显著提升,同时又不会带来额外的Oracle数据库使用成本。
IBM的决定不禁让人想到联想公司于2019年发布的ThinkSystem SR655服务器,这套单插槽设备配备的是64核AMD Epyc 7002处理器。联想非常重视多核设备,认为这是在VMware服务器虚拟化产品下运行大量虚拟机的好办法。这里抓住的,恰好是虚拟巨头按插槽计算产品许可,而不对核心数量做要求的规定。可以想见,在服务器处理器领域,很少有哪款产品能跟Epyc系列的核心数量相提并论。买家们也很喜欢这个思路,因为从理论上讲,64核芯片确实能用更少的处理器服务更多客户。
VMware显然不太喜欢这个空子,因此迅速变更了自家许可证,要求将CPU上超过32核心的部分作为额外插槽进行计费。
但IBM这次作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甲骨文SE2许可明确提到增加核心数量不会增加许可费用。而当初联想选用Epyc时,VMware的许可条款并没有这样的表述。
然而,甲骨文向来以最大程度压榨客户收益而臭名昭著。由于Power S1014在当初发布时并没有24核选项,所以这次一口气将核心数量增加到三倍可能会对SE2许可模式造成冲击,迫使甲骨文变更许可条款。
若IBM回应了关于芯片细节的置评请求,我们也将第一时间带来更新消息。
备注:SE2许可证并不提供对于全部Oracle数据库功能的访问权限。Oracle的EE许可才包含更多、更强大的功能访问许可。这也让IBM的声明定位有些奇怪:为什么要刻意为低端数据库提供更强大的CPU?答案可能要到IBM做出回应后才会揭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以色列量子初创公司Qedma完成2600万美元A轮融资,IBM参与投资。该公司专注于量子纠错软件开发,其核心产品QESEM可分析噪声模式并抑制错误,使量子电路在现有硬件上的准确运行规模扩大1000倍。IBM等硬件制造商通过与Qedma等软件公司合作,为银行量化分析师和化学家等终端用户提供更易用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研究团队提出MoR(Mixture of Reasoning)方法,通过将多种推理策略嵌入AI模型参数中,让AI能自主选择最适合的思考方式,无需人工设计专门提示词。该方法包含思维生成和数据集构建两阶段,实验显示MoR150模型性能显著提升,比基线模型提高2.2%-13.5%,为AI推理能力发展开辟新路径。
印尼科技巨头GoTo正在实施"务实且问题驱动"的AI战略,基于其完成的"最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云迁移之一"。该公司在九个月内将一半基础设施迁移至阿里云,涉及数万PB数据和9000项服务,实现零停机时间。目前GoTo使用阿里云MaxCompute大数据平台和PolarDB数据库,为其交通、电商和金融服务提供支持,并开发了自有大语言模型Sahabat AI。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FreNBRDF技术,通过引入频率修正机制显著提升了计算机材质建模的精度。该技术采用球面谐波分析提取材质频率信息,结合自动编码器架构实现高质量材质重建与编辑。实验表明,FreNBRDF在多项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特别在频率一致性方面改善近30倍,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电商预览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