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用户每月50美元的定价模式,为中端本地环境带来了与云相当的运营成本
IBM将订阅服务模式引入System I环境及底层Power 10服务器,为IT即服务探索出新的交付形式。
只要按每用户每月50美元,IBM就会在客户办公场所安放四核Power S1014服务器。这台设备继续归IBM公司所有,并由其提供全面支持。
这台设备将配备64 GB内存、2.8 TB NVMe存储,外加以太网与光纤通道连接,但只有一个核心处于活动状态。IBM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客户来说,单核处理就已经绰绰有余。在这里,蓝色巨人将小型企业定义为用户 500名以下的客户,中型组织的用户数量则在500至1000名之间。这项IT即服务还包含配套数据库。
IBM混合云、系统与AI产品管理副总裁Dylan Boday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全体POWER用户中有超过九成属于中小企业。此次公开的新服务模式正是为他们而设计,毕竟这类企业的自有IT部门普遍规模很小,更倾向于选择IBM这种能提供24/7全天候支持的外包环境。IBM承诺在30分钟内对1级和2级故障问题作出响应。Boday还补充道,IT团队规模有限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人才短缺。但他没有提到这是否也跟Power平台的吸引力相对较差,没有足够多的从业者专门学习有关。
要使用这项ITaaS服务,客户需要签订三年或五年的交易合同,且25名用户起订。每多五人,即可购买额外许可。
Boday提到,IBM的此番举措是希望用户能把Power系统的开销转化成运营成本。几十年来,IBM也曾经在大型机和其他平台上做过类似的尝试。事实证明,这个方向确有巨大收益,也成就了IBM那几年最辉煌的时光。
蓝色巨人也没有强迫客户在整体采购和订阅服务之间二选其一。System I环境在2022年5月刚刚迎来了7.5版本重大更新,Power 10 CPU架构则是2021年9月新近亮相的产物。
Boday补充道,IBM还不确定如果公司在五年合同期内又推出了新硬件,该如何与客户接洽。考虑到IBM以往的开发与发布周期,这种情况其实很可能出现。他认为IBM应该早做打算,在新硬件发布后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升级路径。
他还断言,这项计划应该会得到广泛支持,毕竟不少客户都希望能将工作负载保留在本地。然而,他似乎刻意回避了托管Power这个选项本身相当小众的现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