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盛行,无论是工作所需的报告数据,还是个人的互动分享数据都在不断增加,且这些数据都分散存储于各个3C设备中。即使可以依赖各大云端存储,也常常是东存一块、西存一处,大大挑战人脑的记忆。考虑到NAS存储服务器文件传输的安全性、数据备份容灾性以及实时访问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选择搭建企业私有云,除了数据资料的集中管控外,其数据快照、异地访问、实时资源监控等功能对企业用户而言,相当实用。
之前两篇文章讲解了杰和GSM(Giada Storage Management)的AES硬件加密功能可保障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数据备份三种途径(本地备份、NAS间备份、云端备份)保障数据存储安全。此外,常用的数据保护方法是根据不同盘位的NAS存储服务器组建不同等级的RAID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并提供数据冗余技术。RAID 现已拥有从RAID0到RAID6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每一种等级都具有不同的数据保护、数据可用性和性能水平。
但是,如果RAID阵列中有硬盘损坏,会导致RAID降级甚至数据丢失。基于这种情况,本篇文章我们将介绍杰和GSM第三种数据保护方式:热备盘功能。
热备盘(Hot Spare):与CPU系统直连的硬盘,它能自动替换下存储池中的故障盘。
热备盘最重要的作用相当于是在RAID里面再做一个备份盘。当RAID中有一块硬盘损坏时,存储池存在降级甚至数据丢失风险。此时,热备盘会自动添加到RAID阵列中,同时利用异或校验算法,把坏盘上面的数据原样做出来并存储在热备盘中,顶替状态异常的磁盘,修复RAID阵列。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除了RAID 0以外),只需在数据复制完成之后人工更换一块新硬盘,将热备盘中的数据转移至新硬盘中,热备盘恢复原来的热备功能。正常情况下可以有多个磁盘作为热备盘。由于整个复制过程中,存储池都有冗余磁盘阵列的保护,能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另外,对于RAID5这些原需要计算XOR校验的硬盘更换,不再需要数据重构,可减轻存储CPU的负担。
NAS市场,不像5G、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领域,每一个变化都引起业界的关注。但在这个几乎任何企业都无法忽视的基础应用市场,任何企业对AI、云服务、信息安全的创新,都可能会改变众多企业在数据“基础建设”上的效率甚至成败。2019,“AI”、“智能”、 “安全”作为存储行业的三大热词,似乎已经指明了未来NAS市场“软”实力的驱动力。
无论是数据的三地备份亦或是组建RAID磁盘阵列,都只是在基于硬盘损坏情况下的数据保护措施,只是在给数据的安全存储增加保护伞。但是,如果能在磁盘损坏之前精准地预测并报警,加之热备盘能够自动顶替即将损坏的硬盘,才真正实现了无声无息的数据保护。
同样是AI行业大趋势,采用AI作为核心技术为存储赋能,目的是要让我们的用户可以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即把AI应用于硬盘的损坏预测。相信在AI的加持下,热备盘功能的实用性定会极大增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存储阵列行业正在发生巨大转变,转向支持AI训练和推理的极度规模化、并行化和多协议数据传输。传统的双控制器阵列和横向扩展文件集群正逐渐被淘汰。新一代存储系统具有超大容量、低延迟、高性能和多协议支持等特点,能够满足AI对数据的海量需求。VAST Data、WEKA等新兴公司引领了这一变革,传统厂商也纷纷推出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应对挑战。
全球支付巨头 Visa 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其业务运营。通过部署检索增强生成 (RAG) 系统,Visa 大幅提高了信息检索速度和准确性。同时,Visa 还开发了安全的内部 AI 模型,并利用深度学习来加强欺诈防范。这些 AI 应用都建立在 Visa 精心构建的多层技术架构之上,旨在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
Google 宣布将其高清语音接口 Chirp 3 添加到 Vertex AI 开发平台。Chirp 3 支持 31 种语言的 8 种新声音,可用于构建语音助手、创建有声读物等。Google 强调 AI 发展是一场马拉松,短期内不会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未来十年将带来重大变革。
随着 AI 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存储环境日益复杂。传统存储方法正在升级以应对海量数据。应用交付控制器成为关键,通过负载均衡和智能流量管理来优化数据应用。组织正转向可扩展的云对象存储,以实现高性能、安全和可扩展的 AI 数据管理。ADC 平台成为支持任何环境下应用交付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