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计划在2026年推出Helios机架级架构,作为对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市场的直接挑战,这一计划有待其下一代GPU和处理器的成功整合。
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博士在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谈到了其在数据中心、AI和服务器业务方面的进展。
她表示服务器CPU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这得益于AMD第五代Epyc Turin处理器的快速普及,该处理器在本季度占整体Epyc收入的近一半。
展望未来,苏姿丰表示AMD的数据中心AI业务将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随着明年下一代MI400系列GPU加速器和Helios机架级解决方案的推出,客户兴趣正在不断增长。
AMD于今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一次活动中展示了Helios。该系统旨在将一整个机架的加速器作为单个大型GPU来运行,就像英伟达的DGX GB200 NVL72系统一样。
苏姿丰在昨晚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Helios集成了我们的Instinct MI400系列GPU、Epyc Venice CPU和Pensando网卡,采用双宽机架解决方案,针对下一代AI基础设施所需的性能、功耗、散热和可维护性进行了优化,并支持Meta的新开放机架宽标准。"
Venice是AMD第六代Epyc CPU的代号,计划采用台积电的2纳米制造工艺生产,同样定于明年推出。
"我们的MI400系列GPU和Helios机架的开发进展迅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AI公司以及OEM和ODM合作伙伴的深度技术参与支持,以实现明年的大规模部署。"
苏姿丰补充说,AMD去年收购的高性能服务器制造商ZT Systems团队在Helios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回答分析师的问题时,她表示MI450 GPU的客户将作为机架级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购买这些产品。"我们也会为MI450系列提供其他外形规格,但完整的机架级解决方案引起了很大兴趣。"
然而,在这股AI热潮中,AMD也看到了CPU需求回升的迹象。
她解释说:"我们的许多大型超大规模客户现在预测2026年将有大量CPU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需求环境,因为AI需要相当多的通用计算。"
关于何时能从机架级推进中看到财务收益,AMD态度谨慎。
首席财务官胡佳表示:"我们没有对2026年进行指导,但我们在数据中心GPU业务的优先事项是真正扩大营收增长和毛利润。"
瑞银投资银行的分析师Timothy Arcuri询问了AMD与OpenAI上月宣布的合作协议。
他问道:"看起来他们在2027年、2028年时间框架内可能占到你们数据中心GPU收入的一半。那么在你看来,这个单一客户对你们有多大风险?"
苏姿丰对此不以为然,表示这笔交易已经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AMD对计划部署的规模感到满意。
她表示:"我认为我们正在以这样的方式来规划供应链,即在进入'27年、'28年时间框架时,我们将有充足的供应来支持类似规模的多个客户,这当然是我们的目标。"
总体而言,AMD在截至9月27日的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至92亿美元。其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增长22%至43亿美元,这归因于Instinct MI350系列GPU的销售和服务器市场份额的增长。
在客户端和游戏系统方面,收入增长73%至40亿美元,苏姿丰表示"我们的PC处理器业务表现异常出色,季度销售创下纪录,我们领先的Ryzen产品组合的广度加速了增长。"
AMD嵌入式产品组合的收入同比下降8%至8.57亿美元,不过该公司表示有望连续第二年创下设计订单纪录,反映了其产品在广泛市场和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中的日益普及。
对于2025年第四季度,AMD预测收入为96亿美元,上下浮动3亿美元,这将代表同比增长约25%。该公司表示,目前的展望不包括AMD Instinct MI308向中国出货的任何收入。
Q&A
Q1:Helios架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A:Helios是AMD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机架级架构,旨在将一整个机架的加速器作为单个大型GPU来运行。它集成了Instinct MI400系列GPU、Epyc Venice CPU和Pensando网卡,采用双宽机架解决方案,针对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性能、功耗、散热和可维护性需求进行了优化。
Q2:AMD第三季度财务表现如何?
A:AMD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至92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增长22%至43亿美元,服务器CPU收入创历史新高。客户端和游戏系统收入增长73%至40亿美元,PC处理器业务创下季度销售纪录。
Q3:AMD与OpenAI的合作会带来什么风险?
A:分析师担心OpenAI可能在2027-2028年占AMD数据中心GPU收入的一半,存在单一客户风险。但苏姿丰表示AMD正在规划供应链以支持类似规模的多个客户,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风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人工智能机构与阿里云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Qwen-Sea-Lion-v4,专门针对东南亚语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该模型结合阿里云Qwen3-32B基础模型和大量东南亚地区数据集,在东南亚语言模型评估榜单中位居开源模型首位。模型支持119种语言,能在32GB内存的消费级笔记本上运行,采用字节对编码技术更好处理非拉丁文字,并具备3.2万词元上下文长度,可执行文档级推理和摘要任务。
这项由CMU与亚马逊AGI联合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当前AI系统的重大缺陷:即使最先进的模型也不知道何时该说"我不知道"。研究团队开发的RefusalBench评估系统通过176种语言操作技巧动态生成测试案例,发现顶级AI在多文档任务中的拒绝准确率低于50%。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标准化测试工具,更为构建诚实可靠的AI系统指明了方向。
AI智能体是下一代业务自动化工具,不仅能对话交流,还能执行复杂任务。与ChatGPT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规划并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五个高影响力应用:自动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销售CRM管理、合规自动化、招聘筛选与排程、市场情报报告。这些应用都具有重复性工作流程、依赖结构化数据、遵循可预测规则等特点,能够释放员工宝贵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这项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腾讯开发的LaSeR技术,发现了AI在生成答案最后一刻会无意中透露对答案质量的评估。通过观察这个"最后一词效应",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让AI高效进行自我评估的方法,在几乎不增加计算成本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AI的自我验证能力,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