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宏大到或许可以记录一个时代。
自1990年首次扬帆起航,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下简称“PT展”)便开始书写这样一个故事。三十余载光阴流转,“PT展”像一位忠实的见证者,记录下了光纤如何潜入千家万户的静谧,移动互联如何重塑都市生活的喧嚣,万物智联又如何开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崭新未来......
“PT展” 镌刻中国通信业的“激荡三十年”
时间的坐标,拨回到1990年的北京。
当时,国人对“大哥大”的还停留在“仰望”阶段,那时的“PT展”便已然在北京扬帆启航。在那些年的展台上,“程控交换机”是构筑国家当时信息脉络的基石,也是那个时代最坚实的梦想。
这声“初啼”,是序曲,更是宣言——宣告着中国通信业这艘即将远航的巨轮,驶向波澜壮阔的国际海洋。
四年后,当一条64K国际专线,将中国与世界互联网的脉搏紧紧相连,PT展的聚光灯下,也开始映照出未来的模样。那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纪元,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时代。
进入21世纪,技术发展的鼓点骤然加速。追随日新月异的步伐,PT展变成了每年金秋不变的邀约。
那是中国通信业全力加速的黄金时代。告别了2G时代的追赶,迎来了3G时代的浪潮奔涌,更在4G时代,让移动互联的“阳光”真正洒遍了千家万户。而在这“日新月异”的十数载中,全部的精彩与变革,也浓缩在PT展的方寸舞台之上。
从笨重的终端到掌中的智能手机,从“三网融合”的蓝图初绘,到“物联网”“云计算”的星火燎原。每一届展会的主题,都成为时代最精准的注脚。2009年“辉煌60年,通信改变生活”的主题,演绎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是家国变迁的温暖回响。2016年,以“网聚万物,融合创新”为主题,向未来宣告,万物互联时代正式吹响嘹亮的号角。
这一过程中,PT展是记录者,更是见证者。其记录了中国通信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身位转换,更见证了科技发展下的家国图景和每个人的生活轨迹。
时间的指针划过2018年,5G技术框架初步确立,“5G”开始在东方大国的天际线上熠熠生辉。故事,由此进入了高亢的篇章。此时,并肩前行已非终点,中国通信行业正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最前沿,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2019年,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让那一年的“PT展”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世界在这里,读懂了中国开启“万物智联”的雄心与气魄。此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共同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的阴霾之下,PT展也未曾停步。一场“线上云展”,用科技本身的力量跨越阻隔,展现出行业的坚韧与担当。
发展的脚步继续向前,这个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符号“PT”——“Post & Telecommunications”(邮电通信),也逐渐升华为“People & Technology”(人与科技)。
这是一场“科技造福于人”的价值宣言。从5G课堂跨越山海,到AI技术为视障者点亮心灯;从智慧工厂的效率革命,到信息无障碍的涓滴温暖……当科技的星辰大海,映照在每个人的眼眸里,科技的温度,在此刻,便有了更真切的表达。
上天入海,“芯”“纤”融通:中国信科硬核技术亮相“PT展”
三十余载的“PT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跃迁。
在今年即将开幕PT展上,中国信科仍然是行业的“风向标”,通过三大展区集中呈现,围绕“空天地海、云网智算”展示从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硬核实力。
面对AI时代算力集群对网络带宽的严苛需求,中国信科将展出的最新解决方案——1.6T光模块系列,覆盖了数据中心内部短距到中长距相干光传输全场景,为AI算力集群铺设高效、低延迟的“信息高速公路”。
在海洋通信这一战略领域,中国信科也将展示新一代海洋网络解决方案。这些深埋海底的“信息主动脉”,既彰显技术实力,也保障数字经济顺畅流转。
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中国信科的C-V2X车联网技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通过智能路侧设备(RSU),红绿灯状态可在20毫秒内实时推送给装载了智能车载终端(OBU)的车辆,系统甚至能为驾驶者规划“一路绿灯”的建议车速。路口盲区的摄像头和雷达为车辆构建了“上帝视角”,能够提前预警潜在风险。本次通信展将展示C-V2X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解决方案。
中国信科自研的SDR SoC(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级芯片)可灵活支持2G到5G、C-V2X、卫星通信(NTN)、专网通信等十余种制式,实现“一芯多用”,为各类终端设备提供高性价比核心引擎。
地面之外,是空与天的广阔想象。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中国信科参与3GPP NTN标准制定,提供星载基站、相控阵天线、地面信关站等全栈产品,正织就天地一体化的无缝网络。
面向未来6G,中国信科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端到端分布式智治网络架构理念,新一代CTP3515S终端综测仪与SSA5005星闪SLE空口检测仪的亮相,也映射出中国信科在通信产业链深水区的自主配套能力。
“温度”与“厚度” 2025“ PT展”跨越“数智山海”
2025年的金秋(9月24日至26日),“2025年 PT展”再一次盛大启幕,以“数实融合新引擎,智启未来新动能”为经纬,勾勒出未来产业与技术协同演进的“数智山海”图景。
“山海”图景之中,体现出可感知的“温度”,与可信赖的“厚度”。
“温度”,是技术抵达人的距离,也是“冰冷的算力”转化为真实生活的体感。“2025 PT展”的温度将在多个亮点专区里得到集中呈现。在“ESG/信息无障碍”专区,将展示出科技如何为视障人士“读”出世界,为听障人士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数字红利普惠每个群体;在“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专区,也将见证在灾难突发、常规网络中断的时刻,由卫星、无人机、地面基站共同织就的“生命线”,如何传递出平安的讯息与生的希望。
而所谓“厚度”,是国家信息通信产业数十年积累的战略纵深,也是“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的完整产业链,是让理想照进现实的磅礴力量。
这份厚度,一方面体现在群星璀璨的参展阵容上。届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中国铁塔、中国卫通、中国电科、长安汽车、华为、中兴等近3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将齐聚一堂。运营商们将携系列行业大模型与智能体、5G-A与AI的深度融合场景亮相;华为将全面展示5G-A、AItoX商用创新成果;而量子科技企业则将揭示其在通信网络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从底层设施到终端应用,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清晰可见。
厚度,更体现在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中。作为“2025年 PT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期举行的“ICT中国·2025高层论坛”将以“1+1+2+N”的架构盛大举行,汇聚来自政府、国际组织和领军企业的数百位嘉宾。他们将围绕万兆光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量子计算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2025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与贸易投资论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论坛将首次在展会期间举办,标志着PT展正成为拓展国际伙伴关系的重要桥梁。同时,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将聚焦“AI+制造”“AI安全”等热点,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AI时代高品质全光算力专线研究报告》等多项权威成果的发布,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指引。
温度,是科技的初心,厚度,是初心的力量。
“PT展”三十余年的历史脉络,汇聚成如今的“数智山海”。每一次的信号跳动,最终抵达的,是人的感知——是信息无障碍专区轻声朗读的世界,是应急通信“生命线”悄然传递的希望,也是量子光纤中闪烁的未来。
这是“PT展”演绎的故事。今年,这个故事有新的注脚:让创新的速度奔赴包容的温度,让通信的电波,链接未来,也链接“万家灯火”。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