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最近工作是不是越来越“颠”了?
写个方案,AI能给你一键生成初稿;搞个设计,AI分分钟出好几版风格;连开会纪要,AI都能给你总结得明明白白。AI在就像个自带“外挂”的“龙傲天”同事,超级能打,也超级能“卷”。
这正是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新工作时代”。有人觉得爽翻了,从此告别重复劳动,专注于更酷的事儿;也有人心里犯嘀咕,担心自己被AI取代,最后走向“栓Q”。
AI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模糊着人与机器的边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那些我们曾经“吃老本”的知识和经验,在AI面前,正在变得“不值钱”。
矛盾的背后,一个“灵魂拷问”也随之而来:当AI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懂”你,甚至比你还“懂”的时候,这对“人机CP”的交际舞,到底谁站“C位”?
9月13日,在PEC 2025 暨第二届AI创新者大会上,一场关于未来的硬核对话,即将上演!
这一次,我们把这个“烫手山芋”搬上舞台!聚焦“新工作时代:AI 工作流由谁主导?”话题,由PEC China 发起人、微软 MVP、软积木 CEO 刘海峰携手——百度智能云渠道生态总经理张龙、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王旭阳、NVIDIA企业级软件生态负责人张海军、百望股份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华硕电脑AIoT战略合作伙伴总监蔡裕正,一起聊透 AI 新工作时代的规则与机会!
别再当吃瓜群众了,你也是这场巨变的一部分!参与会议,听听大佬们怎么说,也想想你自己的答案。
9月13日,来现场,我们一起搞事!
以下为本届大会具体议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TalkVid数据集,包含1244小时高质量说话视频,覆盖7729名不同背景说话者和15种语言。该数据集专门解决现有AI说话视频生成技术的种族、年龄、语言偏见问题。同时发布TalkVid-Bench评估基准,能够检测模型公平性。实验证明使用该数据集训练的模型在各群体上表现均衡,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AI技术奠定基础。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MIT和Jina AI联合开发的jina-code-embeddings代码嵌入模型,通过改造预训练代码生成模型实现高效代码检索。该模型支持自然语言查询代码、技术问答和跨语言代码搜索,尽管参数规模较小(0.5B-1.5B),但在25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辅助编程和智能开发环境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基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