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应用的广泛采用变革了众多行业,它提升了效率、准确性和创新能力。从客服聊天机器人到各类创意活动,AI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 AI 的普及,我们必须全面审视并应对网络攻击威胁,在确保AI应用持续稳定运行的同时保障其安全性。数据投毒、分类模型篡改、后门注入攻击以及AI模型逆向工程,这些仅仅是黑客所采用的部分恶意技术手段。
安全闪存技术通过防范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潜在攻击,同时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有效缓解这些安全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安全闪存如何为AI应用提供防护、哪些产品最适合用于此目的,以及行业认证在确保全面网络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安全闪存:保护数据和代码安全
具备强大访问控制机制的安全存储产品能够有效防止数据被意外篡改,确保系统始终在代码和数据层面启动至已知安全状态。华邦电子的安全闪存仅允许经过授权的实体对数据进行修改,授权机制采用对称密钥或非对称密钥方法。在对称密钥方法中,授权实体与闪存逻辑共享专属密钥;而在非对称密钥机制中,闪存存储公钥,私钥则仅由授权实体掌握。
除了数据保护,华邦电子的安全闪存设备还具备在使用前对存储代码和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的机制。如果验证失败,闪存可以将系统安全地恢复到已知安全状态。该功能可以防止未经授权代码的执行,从而降低潜在的后门注入攻击及其它试图篡改正确分类结果的网络攻击风险。
为AI应用保驾护航
尽管安全闪存产品在提升硬件防护等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只是整体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安全闪存设备的有效性依赖于完善的软件支持及全生命周期保护。只有在产品生命周期和系统设计中采用正确方法,安全闪存设备才能真正有效地增强系统安全性。
华邦电子的 W77Q 安全闪存支持基于硬件的信任根(RoT),为安全启动过程奠定基础。从系统启动伊始,W77Q 即可验证初始启动代码,构建信任链(Chain of Trust)的第一个环节。该信任链贯穿系统直至应用程序代码,确保每个阶段在执行前都经过验证。通过将这种分层验证机制嵌入系统架构,W77Q 能够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代码执行,确保系统行为始终符合预期设计规范。
安全闪存技术对AI应用,尤其是边缘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这类场景中数据完整性至关重要。在这些场景中,保护训练数据不被篡改是防止攻击者操控边缘设备行为的关键。W77Q 安全闪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篡改保护,并支持存储数据的加密认证,有效防止系统偏离可信操作。因此,安全闪存在保护边缘AI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保障数据机密性与系统完整性。
网络安全的行业认证
行业认证在各类产品领域(包括AI应用)中建立和维护网络安全标准至关重要。尽管在撰写本文时尚未出现专门针对 AI 的认证,但根据产品类别和应用场景的不同,业界通常会采用通用网络安全标准进行规范。
汽车领域(ISO 21434):该标准关注道路车辆的网络安全,解决汽车行业中的潜在威胁。它为汽车系统中的安全软件开发、更新和信息保护提供了指导方针。
工业领域(IEC 62443):该标准针对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为保障工业流程构建了防范网络威胁的全方位安全框架。 IEC 62443标准强调了风险评估、系统设计和持续监控的重要性,以确保强大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物联网领域(无线电设备指令,RED):物联网设备具有互联互通的特性,因此极易遭受网络攻击。RED 为确保无线电设备安全、防范物联网应用中的潜在漏洞提供了规范指导。RED 第 3.3 条规定的相关网络安全保护条款,将于 2025 年 8 月起正式成为强制性要求。
这些行业认证标准旨在确保制造商生产符合既定安全标准的安全产品。通过遵循相关安全标准规范,企业能够显著提升 AI 应用及其所在领域的整体网络安全水平。
结语
随着 AI 应用在各个领域日益普及,其潜在的性能和效率提升优势正持续受到网络安全风险的制约。为应对数据投毒、分类模型篡改、后门注入攻击以及 AI 模型逆向工程等威胁,迫切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
采用如华邦电子具备授权与认证机制的安全闪存技术,可有效防御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从而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当采用适合的软件及全生命周期保护方案时,安全闪存设备能显著提升硬件防护等级。此外,遵循行业认证标准可确保 AI 应用满足既定安全规范,并在各领域保持全面的网络安全。随着保护AI应用安全成为行业的优先事项,华邦电子的安全闪存技术对应对相关挑战至关重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开始推出肖像检测工具,帮助创作者识别和举报使用其面部特征的AI生成视频。该系统类似于版权检测机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创作者开放。用户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件照片和面部视频来验证身份。系统会标记疑似包含用户肖像的视频,但无法保证100%准确识别AI内容。YouTube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是否移除举报的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谷歌宣布在AI Studio平台中引入"氛围编程"体验,让编程和非编程用户都能更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生成可运行的应用,新功能包括应用画廊、模型选择器、安全变量存储等。平台还添加了模块化"超能力"功能和"手气不错"按钮来激发创意。完成的原型应用可一键部署到谷歌云运行平台。此次更新正值业界期待谷歌即将发布Gemini 3.0大语言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