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簿智能正式推出面向边缘场景打造的E300 AI计算模组。
作为一家专注于系统级芯片(SoC)及智能终端设备的科技创新企业,爱簿智能致力于为业界提供领先的SoC、模组及智能终端解决方案。通过深度融合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全栈AI解决方案,助力各行各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本次推出的产品,就是搭载爱簿智能自研AI SoC芯片AB100,其具备高达50TOPS的INT8算力和102GB/s LPDDR5内存带宽,支持FP16/FP32混合精度计算,专为边缘侧高性能AI任务设计,旨在为各行业提供高算力、低延迟、强可靠的国产化AI解决方案。依托全栈AI工具链与端云协同架构,E300深度融合边缘生成式AI与计算机视觉能力,可高效加速“云-边-端”等各AI场景的应用开发,为教育、能源、医疗、金融、交通等数字经济重点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赋能。
技术创新:硬核算力,赋能边缘AI计算
E300所搭载的AB100芯片,采用“全大核CPU+先进GPU+高能效NPU”的异构计算架构,提供高达50TOPS的INT8算力,支持FP16/FP32混合精度计算,并配备102GB/s高带宽LPDDR5统一内存设计,可高效处理从轻量级推理到复杂模型部署的各类AI工作负载。通过架构级能效优化,AB100实现优异的功耗控制表现,确保设备在复杂边缘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针对边缘AI场景中图像识别、视频编解码、科学计算及深度学习训练等高密度计算场景中,E300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表现:
灵活部署:模块化设计,适配多元边缘场景
E300以创新的模块化系统设计,将强大算力浓缩于60mm×82mm的小巧模组中,集成SoC芯片、内存、电源管理单元及多种高速接口,具备出色的扩展性与适应性,可灵活部署于工业现场、户外环境等多种边缘场景。
全栈赋能:端云协同,覆盖“云边端”全场景
爱簿智能基于“芯片-系统-算法-应用”的全栈能力,构建了端云协同的智算基座,实现边缘AI的垂直优化与端云无缝协同,全面覆盖“云边端”全场景。
自主安全:打造国产可控的边缘AI平台
在数智化转型加速演进的浪潮中,算力自主可控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E300搭载自研的国产AI SoC芯片AB100,构建起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安全。借助强大的边缘AI计算能力,E300支持数据本地处理与私有化部署,能够有效保护数据隐私与系统安全,全面满足工业、能源、水利、气象、政务、教育等关键领域对高安全性、高可靠性AI应用的严苛要求,为行业用户提供高性能、自主可控的边缘AI计算解决方案。
爱簿智能创始人兼CEO孙玉昆表示:“E300 AI计算模组的发布,是爱簿智能深耕智能计算领域的重要成果。这款全栈国产化的高性能边缘AI产品,将为各行业提供自主可控的算力新选择,加速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未来,爱簿智能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计算新生态,推动AI算力在更多垂直场景中深度落地,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附:E300 AI模组详细参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OpenAI明确表示要成为互联网一切事物的主导界面。AI智能体正在改变用户的数字习惯,从健康记录分析到购物指导,ChatGPT已经在多个领域扩展影响力。用户快速采用AI工具,但企业和生态系统的适应速度滞后。电商领域的权力分配尚不明确,用户偏好AI驱动的答案优先体验,品牌则推动生成式引擎优化。研究旨在了解用户与企业在AI变革中的适应差异。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