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业界针对应用策略领域最具洞察力的报告显示,全球IT领导者正越来越信任AI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从流量管理到成本优化等一系列关键业务中。
最新发布的F5《2025年应用战略现状》(SOAS)报告对全球IT决策者进行深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达96%的受访企业正在部署AI模型,而2023年这一比例仅为四分之一。
报告同时指出,企业将AI提升至业务运营核心的意愿日益增强。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72%)表示,希望利用AI优化应用性能,而59%的受访者支持将AI用于成本优化以及注入安全规则,以自动缓解零日漏洞。
目前,半数企业正使用AI网关连接应用与AI工具,另有40%的企业预计将在未来12个月内采取相同措施。大多数企业使用该技术以保护和管理AI模型(62%)、提供集中控制点(55%),以及防止公司敏感数据泄露(55%)。
F5杰出工程师Lori MacVittie表示,“今年的《应用战略现状报告》显示,IT决策者正对将AI嵌入至运营中越来越有信心。我们正快速迈向一个拐点,届时AI将被信任,能够自主地在企业核心进行运作,并可以生成和部署有助于降本增效,并缓解安全问题的代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AIOps,而它现在正成为现实。”
运营就绪性与API挑战亟待解决
尽管企业对AI的信心不断增强,但《应用战略现状报告》同时强调了一些长期存在的挑战。对于当前正在部署AI模型的企业而言,首要关注点则是AI模型的安全性。
此外,尽管AI工具的自主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但运营就绪性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具体而言,60%的企业认为繁琐的人工流程拖慢了效率,54%的企业则表示技能短缺是AI发展的主要障碍。
不仅如此,近半数(48%)的受访者将构建和运营AI工作负载的成本视为难题,这一比例高于去年的42%。
同时,表示尚未建立可扩展数据实践的企业比例有所增加(39%,2024年为33%),且由于潜在的偏差或幻觉,而不信任AI输出的企业比例也有所上升(34%,2024年为27%)。然而,抱怨数据质量问题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48%,2024年为56%)。
API已成为企业面临的又一挑战。58%的受访者表示,API已成为痛点,一些企业甚至将多达一半的时间花费在管理涉及大量API和语言的复杂配置上。研究显示,企业与供应商API交互(31%)、编写自定义脚本(29%)以及集成工单和管理系统(23%)被标记为最耗时的自动化相关任务。
MacVittie表示,“各企业需要专注于运营简化和标准化,包括精简API、技术和任务。同时也要认识到,AI系统自身非常适合通过生成、部署策略或解决工作流问题,来自主处理复杂性。运营简化不仅是AI将依赖的基础,AI本身也将助力实现这一目标。”
混合应用部署已成主流趋势
与AI需求的激增相伴随的是,企业对混合云架构的依赖度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应用战略现状报告》显示,94%的企业正在跨多种环境部署应用,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本地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和托管设施,以满足其在可扩展性、成本和合规性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大多数决策者认为混合环境对其运营灵活性至关重要。91%的决策者将适应业务波动需求的能力列为采用多云的首要优势,其次是提升应用弹性(68%)和提高成本效益(59%)。
混合模式也体现在AI工作负载的部署策略中,有51%的企业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同时利用云和本地环境来运行AI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高达79%的企业出于对成本控制、安全顾虑和可预测性等因素的考量,在近期将至少一个应用从公有云迁回至本地或托管环境,这一比例相较于四年前的13%有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强调了在依赖公共云之外保持灵活性的重要性。
然而,混合模式对一些企业而言仍可能带来挑战。其中,交付策略不一致(53%)和安全策略碎片化(47%)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F5市场和竞争情报总监Cindy Borovick表示,“在不同环境和云提供商之间分散部署应用可能会带来挑战,但云无关性带来的优势巨大,不容忽视。应用部署的混合模式将继续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亚太地区AI应用现状与挑战关键洞察:
迈向可编程化与AI驱动的未来
展望未来,《应用战略现状报告》建议,旨在释放AI全部潜力的企业应专注于构建可编程IT环境,从而实现应用交付和安全策略的标准化与自动化。
预计到2026年,AI将从孤立任务迈向端到端流程编排,标志着IT运营环境将实现完全自动化。配备自然语言接口和可编程能力的平台将日益淘汰传统的管理控制台,以前所未有的精确性简化IT工作流。
Borovick 强调,“灵活性和自动化已不再是可选项,它们对应对复杂性和大规模推动变革至关重要。构建可编程基础的企业不仅将能提升AI的潜力,更能打造出在新时代具备扩展、适应和交付卓越客户体验能力的IT战略。”
在F5开展的第十一次年度应用战略现状调查中,来自全球约650名IT决策者完成了此次调查。
这些决策者来自不同规模的企业,从年收入不到 2 亿美元的企业到每年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的众多企业。 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65%)担任高管或高级领导职务。 其中,技术、云计算和金融服务行业具有尤其突出的代表性,同时,其他各行各业企业也做出了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专家Sungjoo Yoon在TED演讲中提出"偏好原理",认为了解用户喜好信息越多,就能创造更强大的技术。他将市场变化比作"地壳运动",从1969年命令行界面到80年代GUI,再到90年代网络界面,技术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自然语言处理能建立信任,而AI智能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非人类参与者将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中发挥作用。
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现代AI视觉模型具备强大的图像排序能力,能够理解年龄、美观程度等连续属性并进行准确排序。研究测试了7种AI模型在9个数据集上的表现,发现CLIP模型表现最佳,且仅需极少样本就能学会排序。这一突破为照片管理、电商展示、社交媒体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微软推出了Copilot Vision AI新功能,该技术能够扫描和分析用户屏幕上的所有内容。这项AI视觉技术可以实时理解用户正在查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和应用程序界面,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和个性化建议。此功能的推出标志着AI助手向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集成迈进。
KAUST团队开发UnMix-NeRF技术,首次实现3D场景重建与材料识别的同步。该系统利用光谱成像技术,能够识别物体的材料特性,不仅重建逼真3D场景,还可自动分离不同材料区域。技术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优异,为机器人、增强现实、工业检测等领域带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