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十三届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NEPCON China)在上海举办,兆易创新携多款产品亮相。在展会期间的人形机器人制造技术沙龙上,兆易创新MCU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李懿发表了《从一场马拉松来看当前人形机器人的痛点及未来发展》的演讲。
兆易创新MCU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 李懿
一个机器人有20个左右的自由度和关节,每个关节都有其特定的负载要求。在完成一个动作时,各关节之间需要精准协调,如果协调不当,例如手关节快,而腿关节慢,就容易导致摔跤。对此,李懿重点强调了两个点:一是每个关节单独硬件设计要过硬,二是每个关节之间需要形成一个闭环实时网络系统以实现高效通信,该网络系统通常采用EtherCAT®标准。他提到:“兆易创新GD32G553系列高性能MCU,采用Arm® Cortex®-M33内核,主频高达216MHz,比较适合控制一些大的关节。对于需要更加精密运动控制的精细关节,其对算法实时性要求更高,采用Arm® Cortex®-M7内核、主频600MHz的GD32H7系列MCU会更加合适。有的客户一个机器人整体算下来会用到20多个M7内核的MCU,再加上10多个M33内核的MCU去做不同的关节任务,这些关节之间通过内置的总线进行通信,以保障每个关节之间的运动同步和数据同步。该系统的抖动可控制在纳秒级,同步周期约125微秒,甚至更短。”
GD32 MCU产品布局
尽管当前机器人的速度只有10公里/h,但李懿认为5-10年后其速度将超越普通运动员甚至顶尖选手。而这种性能的提升伴随着重大安全隐患——频繁故障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与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安全挑战高度相似。对此,他呼吁:“机器人设计必须像智能驾驶汽车一样,对整个产品功能安全有全局性的考量。既要系统性地规划整体电子电器架构,又要对每个零部件有一定的功能安全要求。只有构建这样的全链条安全保障,才能最终实现安全可靠的商业化应用。”
功能安全交付包
除了功能安全以外,李懿还强调了信息安全,这个容易让人忽视的问题。每个机器人厂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商业机密被友商破解,要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行业标准的健全,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软硬件协同配合,以此杜绝安全隐患。值得一提的是,在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方面,兆易创新都针对性地制定了解决方案以保证客户的芯片安全。
信息安全交付包
演讲最后,李懿对兆易创新的MCU生态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罗列了该公司现有的生态工具。作为深耕机器人行业多年的企业,兆易创新拥有127家全球泛机器人客户,能够在各个环节给予开发者足够的支持,帮助客户完成设计,助力国产机器人行业创新!总之,兆易创新的芯片产品长期深耕机器人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成熟的解决方案,已成功赋能多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公司通过覆盖MCU、传感器、存储等全栈产品矩阵,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全链条芯片级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