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技术正成为科技界最炙手可热的领域,全球涌现数十家初创企业,吸引着数十亿美元的新投资。但投资者仍在寻找完美的应用场景,也就是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能够契合更广泛市场的经济需求的领域。

IEEE高级会员Ayanna Howard表示:“这中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当我考虑机器人的可部署性时,我也会考虑成本问题。”
Howard是在《华尔街日报》的《Bold Names》播客节目中发表上述言论的。节目主持人兼科技专栏作家Christopher Mims指出,“在美国,一些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做决策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都愿意倾听Howard的见解。”
这是一场引人入胜且内容广泛的讨论,涉及该领域的重大进展、机器人技术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当前该技术的局限性,包括缺乏支持机器人广泛部署的数字基础设施等问题。
Howard说:“如果你在虚拟环境中与人工智能相连,而网络带宽又不给力,那你只需等上几秒,答案就会出来。但在机器人领域,如果丢失了一秒钟的信息,就可能导致机器人摔倒或者伤到别人。所以我认为,我们面临这样一个脱节的问题:我们是否拥有能在不到一毫秒、甚至纳秒的时间内完成操作且不丢失任何连接的基础设施呢?我们目前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发布Inferix,这是专为世界模拟打造的下一代推理引擎。它采用块扩散技术,像搭积木般分段生成视频,既保证高质量又支持任意长度,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配套LV-Bench评测基准包含1000个长视频样本,建立了分钟级视频生成的评估标准,为游戏、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Luma AI推出的终端速度匹配(TVM)是一种革命性的图像生成技术,能够在单次计算中生成高质量图像,突破了传统方法需要数十步采样的限制。该技术通过关注生成路径的"终点"而非"起点",实现了从噪声到图像的直接跳跃,在保证数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生成效率,为实时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