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推出了新一代搭载性能核心的英特尔至强 6 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数据中心工作负载方面表现更佳,AI 处理性能提升高达两倍。
针对网络和边缘应用的新型至强 6 处理器内置英特尔 vRAN Boost 技术,可将无线接入网 (RAN) 工作负载的处理能力提升至 2.4 倍。对这家曾经的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产品发布。去年底,在业务低迷期间,英特尔更换了 CEO,由两位临时联合 CEO 接任。英特尔希望通过推出更优秀的芯片,以及在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补贴支持下对美国制造技术的大规模投资,重现昔日辉煌。
英特尔面临着来自 AMD 的激烈竞争。得益于其 Zen 架构的中央处理器 (CPU),AMD 多年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要应对来自 Nvidia 的竞争,后者凭借其图形处理器 (GPU) 和 AI 处理器已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
随着企业modernize基础设施以满足 AI 等下一代工作负载的需求,从数据中心到网络、边缘甚至个人电脑,高性能和高效的计算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为应对这些挑战,英特尔今天推出了搭载性能核心 (P-cores) 的至强 6 处理器,为最广泛的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工作负载提供高性能,并实现同类最佳的效率,创造服务器整合的机会。
英特尔至强 6 SKU。
英特尔临时联合 CEO 兼英特尔产品部 CEO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专注于将尖端领先产品推向市场,解决客户面临的最大挑战,并帮助推动其业务增长。至强 6 系列提供了业界最佳的 AI CPU 和突破性的网络功能,同时提高效率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英特尔表示,搭载 P-cores 的英特尔至强 6700/6500 系列处理器是现代数据中心的理想 CPU,在性能和能效之间实现完美平衡。相比上一代产品,平均性能提升了 1.4 倍。
在广泛的企业工作负载中,至强 6 作为 AI 系统的基础 CPU,可以作为主机节点 CPU 与 GPU 完美配合。与第五代 AMD Epyc 处理器相比,至强 6 在使用仅三分之一核心数的情况下,芯片上的 AI 推理性能可提升至 1.5 倍。
至强 6 处理器还能实现显著的性能每瓦效率提升,平均可将一台五年前的服务器整合为 5:1,在某些用例中甚至可达到 10:1,从而使总体拥有成本 (TCO) 降低高达 68%。
面向网络和边缘的英特尔至强 6 是一款专为高性能和能效设计的片上系统 (SoC)。它利用英特尔内置加速器支持虚拟化无线接入网络 (vRAN)、媒体、AI 和网络安全,满足 AI 驱动世界中日益增长的网络和边缘解决方案需求。至强 6 SoC 可将 RAN 容量提升至 2.4 倍,性能每瓦比上一代提高 70%。
此外,至强 6 是业界首款内置媒体加速器的服务器 SoC——Intel(R) Media Transcode Accelerator,与英特尔至强 6538N 9 相比,每瓦性能提升高达 14 倍。
英特尔表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 AI CPU。据市场分析公司 IDC 预测,随着 AI 应用持续加速,到 2027 年,组织在生成式 AI (GenAI) 上的支出将达到 1530 亿美元,机器学习和分析的总支出将达到 3610 亿美元。
英特尔至强 6 经过优化,可在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在传统机器学习、较小的 GenAI 模型和 GPU 加速工作负载方面发挥主机 CPU 的领先性能。英特尔正与硅片、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支持 AI 生态系统发展,进一步巩固至强 6 作为 AI 系统首选 CPU 的地位。
现代电信网络的领先性能
英特尔至强 6 处理器为最广泛的工作负载提供卓越性能,并在效率和低总体拥有成本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随着 5G 和 AI 即将改变连接方式,传统的网络优化策略已不再足够。为充分发挥下一代网络和连接的潜力,电信运营商正在采用网络切片、AI 驱动的无线控制器和云原生架构等技术。通过利用英特尔统一的至强平台,运营商可以动态优化工作负载、降低成本,并构建可扩展、灵活的网络,能够实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流量模式和市场变化。
英特尔还推出了两条新的以太网控制器和网络适配器产品线,以满足企业、电信、云计算、高性能计算 (HPC)、边缘和 AI 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首批产品包括双端口 25GbE PCIe 和符合 OCP 3.0 标准的适配器,预计今年将推出更多配置。
英特尔以太网 E830 控制器和网络适配器提供高达 200GbE 的带宽、灵活的端口配置和先进的精确时间功能,包括精确时间测量 (PTM)。这些适配器针对高密度虚拟化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提供安全特性和性能。
英特尔以太网 E610 控制器和网络适配器提供针对控制平面操作优化的 10GBASET 连接。610 系列具有出色的能效、先进的可管理性和强大的安全特性,简化了网络管理并确保最大的网络完整性。
英特尔至强 6 处理器与高性能以太网连接的组合为企业加速创新和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强大基础。
广泛的 OEM 合作伙伴和生态系统支持
英特尔至强 6 处理器已获得广泛的行业采用。
英特尔至强 6 处理器已在数据中心生态系统中获得广泛采用,目前已有超过 500 种设计可用或正在开发中。服务器系统、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将在全球范围内由 AT&T、Verizon、Cisco、Dell Technologies、Samsung、Ericsson、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Lenovo、Microsoft、Nutanix、Nvidia、Oracle、Red Hat、SAP、Supermicro、Vodafone、VMware 和 Wind River 等众多领先公司提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