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企业将通过整合和分析互联数据革新身份验证体系,从传统的被动式欺诈检测模式转向主动预测和预防欺诈的智能体系,从而建立起更可靠的身份信任机制。企业将摒弃单纯依赖过时的无欺诈信号做法,转而采用动态、实时的客户档案,全面捕捉客户的行为模式和交易历史。这一创新将使企业能够建立强大的信任评分系统,从而对客户的可靠性做出明智的决策。
举个例子:如果一位顾客有多次成功完成交易且从未出现问题的记录,系统就能识别出这是位值得信赖的顾客。——这一能力将大幅降低欺诈风险,并彻底改变身份验证领域的格局。
企业不再只依靠简单的欺诈指标,而是通过,企业将更深入地洞察客户行为模式,识别值得信赖的行为特征,同时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信号。这种全面的理解不仅能强化安全措施,还能加深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在数字欺诈不断升级的当下,2025年身份验证技术的革新将助力企业抵御威胁,并与客户建立更牢固、更透明的关系。
2025年将迎来欺诈行为产业化与人工智能(AI)军备竞赛
2025年,欺诈活动将日趋产业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骗子们能在数分钟内生成成千上万的虚假身份和深度伪造图像,使攻击者能够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展开行动。单打独斗的攻击者和小规模行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模仿合法企业的效率和组织机构的协同化、流水线式的欺诈计划。
这些AI驱动的操作利用生成模型和自动化技术大量生产虚假身份,实施大规模合成欺诈攻击,并轻松绕过传统的身份验证措施。对金融、电子商务和数字平台等必须保护海量用户敏感数据的行业而言,这一变化将是一个关键的拐点。
为了应对这场产业化的欺诈浪潮,企业必须采用全新的AI驱动的自适应安全措施。在这一全新战场上,AI将与AI对抗,只有最先进的技术,如多模态活体检测、实时行为分析和复杂的生物识别认证,才能有效地识别且阻止这些高度协同的攻击。
企业需要突破传统的被动应对方法,部署能够持续学习和适应的系统,分析多个来源的数十亿数据点,识别复杂的欺诈模式并即时响应。借助互联数据和AI技术,企业将把身份验证策略转变为主动的防御型系统,战胜欺诈者日益复杂化的手段,确保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高带宽闪存技术承诺提供超大容量,但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挑战。该技术将多层NAND芯片堆叠,每层由数百个3D NAND单元层组成,可创造前所未有的存储容量。相比昂贵的HBM内存,HBF使用更便宜但速度较慢的闪存为GPU提供更多存储空间。技术复杂性体现在互连布线的困难,12层HBF堆叠将包含2866个存储层。由于需要英伟达等GPU厂商深度参与和行业标准制定,预计HBF距离商用还需两年以上时间。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团队开发SPHINX系统,专门测试AI视觉推理能力。该系统可无限生成25类视觉推理题目,测试发现最强的GPT-5准确率仅51.1%,远低于人类75.4%。研究显示AI主要困难在视觉信息提取而非逻辑推理,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可显著改善表现并迁移到其他任务。
戴尔第三季度营收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主要受AI服务器需求爆发式增长推动。AI服务器订单达123亿美元,全年订单总额300亿美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营收141亿美元,增长24%,其中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表现强劲。存储业务营收39.8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全闪存阵列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315亿美元,全年AI服务器出货量约250亿美元。
法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I-GLIDE系统,通过将复杂设备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分别诊断,结合不确定性量化技术,实现了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重大突破。该系统在NASA飞机引擎数据集上的预测误差比传统方法降低23-39%,同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解释性,能够精确指出具体组件的健康状况,为工业智能维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