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社会各界也在广泛关注并积极探索通过科技助力大众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方式。
在2024年的夏日,一场名为“情绪阳光行动——心会跟AI一起走”的公益活动在北京环球贸易中心正式启动,这场旨在利用科技力量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行业研讨会及公益项目,不仅汇聚了产学研各界的智慧与力量,也揭示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融合的未来图景。
汇聚多方力量,科技助力心理健康
科技应当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革新。随着AI技术、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深度融合,科技在心理健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销售部总经理梁雅莉表示,科技向善意味着技术不仅要提高生产力,还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心理健康领域。她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英特尔正致力于推动这些技术在千行百业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也扮演着基础技术提供商和引领者的角色,通过开放生态系统整合资源,促进新兴应用的落地。
未名脑脑创始人CEO高妍指出,无创脑机接口通过头皮脑电采集大脑信号,虽受限于数据量和解析难度,但在AI的帮助下,仍有望实现对精神类疾病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治疗。高妍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多模态数据融合,就像卫星定位,从宏观逐步缩小范围,精准定位问题,而未名脑脑正是在这一方向上探索,利用AI PC的算力在本地部署个性化治疗方案。
厚德明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倪子君提出了“幸福智能体”的概念,即未来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个基于个人数据训练的AI陪伴者,它能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缓解心理咨询师资源不足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作为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分享了他对科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看法。他指出,科技向善的实现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如何使用它来提升生活质量、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彭教授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表达情感,而非仅仅作为娱乐工具。他提倡的“向下比较”和“创造代替比较”策略,鼓励人们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攀比,专注于个人成长和目标实现。
在心理健康行业的未来展望上,梁雅莉、高妍和倪子君均强调了数据保护、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AI技术的合理应用。他们认为,技术应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为每个人提供定制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此外,梁雅莉还提到了科技向善的三个层次:示范作用、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和算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结语
活动中,英特尔还展示了“英特尔心灵SPA快闪空间”,一个集成了AI心理健康体验的互动区域,通过情绪乐诊、谈心机器人、心境画廊等项目,让体验者亲身体验科技如何温暖人心,展现AI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前沿应用。
总的来说,“情绪阳光行动”不仅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一次深入探讨,更是科技企业与社会各界共同行动,用科技温暖人心、照亮情绪阴霾的有力证明。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宽,心理健康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让每个人的心灵都能在科技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裁减全球员工3%,主要影响中层管理岗位,旨在扁平化组织、提升效率,并利用新技术减轻重复工作负担。
亚马逊将与沙特支持的 AI 公司 Humain 合作,投资逾 50 亿美元在沙特建设 AI 区,提供专用 AWS 基础设施、服务器、网络以及培训认证,推动本地 AI 生态体系的发展。
创业家Joel Milne创立AutoUnify,通过API实时衔接经销商、维修店与厂商,为汽车行业解决多系统碎片化沟通问题,助推数字化转型。
文章介绍了Insurtech Bestow如何从直销人寿保险转型为向保险公司提供SaaS软件服务,并成功完成1.2亿美元D轮融资以拓展新产品与承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