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元脑中国行”全国巡展成都站上,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并济科技)、四川省天府云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能投天府云)与浪潮信息联合宣布,由三方共建的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正式投运,将成为成渝枢纽的重要算力节点,以智算力支撑成都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推动千行百业“智改数转”。
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采用了领先的元脑智算架构和高密智算风冷算力仓,实现算效、能效双提升,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效率提升至80%,相比传统风冷数据中心节能提高25%以上,将为高校研究所、运营商、科技企业等提供综合算力服务,赋能工业制造、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科研模拟实验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创新,推动成都乃至四川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
算力攻坚,成都三年打造千亿人工智能产业
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成都已经跑在全国前列。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近900家,产业规模达78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40%,产业竞争力稳居中西部第一。同时,成都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形成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覆盖的发展格局。
实施算力支撑能力攻坚,已经成为成都未来三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六大行动”之一。根据最新出台的《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成都将通过算力中心运营模式升级、智算中心扩容等方式,力争在2026年进入副省级城市前3。在高质量算力支撑下,成都2026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成为创新活跃、能级领先、应用广泛、要素集聚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支撑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再飞跃”
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是由并济科技、能投天府云、浪潮信息三方围绕“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应用诸多创新技术共同建设的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智算平台,对外提供多元、异构、异地算力调度和运营服务。
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部署业界领先的元脑AI服务器算力机组,基于开放多元的系统架构,可高效支持GPU、FPGA、ASIC等多元AI加速芯片,并通过高效的网络解决方案和调度算法,将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效率提升至80%,且支持异构异地调度的综合算力服务。在提供高质量算力服务的同时,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也开放支持国际国内最主流的AI框架、数据集和工具,无缝对接当前国际国内最成熟完善的人工智能开发和软件生态,为人工智能数据应用和算法创新提供全栈基础软件和工具链,高效支撑智能终端、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应用。
同时,为解决当前智算中心建设普遍面临的高密部署、高功率散热、快速上线等需求,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采用了能投天府云和浪潮信息创新开发的42kW智算风冷算力仓,为AI服务器量身定制的支持高算力密度部署的新一代智算基础设施,集计算/存储/网络于一体,在提升智能算力密度的同时也实现了更好的能效比。其中,独特的全功率简链路供电系统能有效降低电能损耗30%以上,而冷热通道全密封+列间空调高温进水模式,可将制冷系统能效比有效提升10%以上。多项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相比传统数据中心,节能提高25%以上。
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丹表示,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作为人工智能创新支撑平台,加速各行业领域大模型、GenAI的技术创新、场景融合与产业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以高质量算力推动西部地区计算技术多元创新、产业格局加速重构。并济科技作为成渝地区首家以算力服务为核心业务的民营企业,将承接各级战略布局要求,助推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践行“服务城市战略”发展定位。
四川能投天府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任国斌表示,智能算力是新时代典型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川能投发挥国有平台的产业引导作用,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赛道,建设高标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推进能源与算力的高效结合,建设数字经济基础和底座,积极推进智算中心的建设落地,实现四川算力规模的快速增长,增强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撑能力,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
浪潮信息川藏区总经理张健表示,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算力的衡量尺度从单机上升到系统维度,应以系统创新、全局优化,拓展创新路径,通过技术、框架和规范的全方位创新,打造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浪潮信息通过与并济科技、能投天府云的深度合作及联合创新,在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的建设中应用了诸多创新技术,打造了能效和算效双高的智算中心样板,这将有助于探索质效并重的下一代智算中心架构。
浪潮信息是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提供商,具备咨询规划、设计、实施、运维等全流程智算中心建设服务能力,在智算中心建设领域有丰富经验,成功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打造智算中心区域样板,为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算力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