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浪潮信息在北京举办的生态伙伴大会IPF2024上提出,发展人工智能+,要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核心”,着重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创新路径、加速创新落地,推动人工智能成为百行千业的生产力。

发展人工智能+ 要围绕活力、路径、落地开展创新
移动应用发达、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多元、人工智能产业链完整度高……种种要素叠加之下,应用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优势之一。
浪潮信息董事长彭震表示,人工智能+既是目标,也是机会。应用创新源自需求驱动,需要算法、算力和数据协同发展,以系统为核心的全局创新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产业新范式。

彭震进一步指出,发展人工智能+,要充分发挥应用优势,围绕活力、路径、落地开展创新,以开源开放、多元多模激发创新活力,以系统创新、全局优化拓展创新路径,以协同共生、开放共赢的生态加速创新落地,从而实现AI创新与AI应用协同发展。
大模型时代,开源开放所带来的多元多模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也是市场竞争的方式,但同时也为人工智能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让智能应用以更快速度涌现并满足差异化需求。因此,在智能时代发展初期,理应支持、保护、鼓励多元多模并秀,促进产业发展,最终让市场之手、用户之手来决定,优胜劣汰。
当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到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算力的衡量尺度已经从单机上升到系统维度。2017年Transformer模型出现至今,制程改进带来的芯片性能提升约8倍,但是通过系统创新,人工智能计算系统的性能提升高达1000倍。不过,人工智能计算系统的发展依然面临算法效率不高、计算资源不足、互联带宽受限、能效存在瓶颈等挑战,应以系统创新、全局优化,拓展创新路径,通过技术、框架和规范的全方位创新,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工智能与百行千业的深度融合,在多元多模的产业格局下,只有构建协同共生、开放共赢的生态,才能聚合更多力量参与其中,加速创新落地。浪潮信息将通过开源开放、生态协同、系统创新与工具赋能,将自身积累的人工智能能力与实践,赋能给更多生态伙伴,实现人工智能创新力从内生增长到共生增长。
升级元脑品牌,重磅发布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EPAI
浪潮信息总经理胡雷钧认为,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显著变化,就是“一切计算皆AI”,AI算力正在渗透进每一个计算设备里,面向人工智能的算力范式不断革新,未来所有的计算设备都需具备AI的能力。

顺应变革趋势,浪潮信息在大会上宣布,将计算品牌全面升级为元脑,“生百智,慧万物”,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提供全球领先的计算产品。未来,元脑既是智算,也是生态。

大模型的技术潜力与市场空间巨大,但技术门槛高、开发复杂、成本不菲,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需要平台工具支撑。为更好的加速大模型落地,浪潮信息重磅发布了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EPAI(Enterprise Platform of AI) “元脑企智”,为企业AI大模型落地应用提供高效、易用、安全的端到端开发平台,提供数据准备、模型训练、知识检索、应用框架等系列工具,支持调度多元算力和多模算法,帮助企业高效开发部署生成式AI应用、打造智能生产力。
此外,浪潮信息还发布了AI通用服务器,可实现单机运行千亿参数模型,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带宽、高扩展的智能算力平台。而全新超级AI以太网交换机“X400”,国内率先支持Spectrum-X平台,相比传统RoCE网络性能提升至1.6倍,为大规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超高的网络性能。
强化AI赋能,推出EPAI种子计划
2023年,开放的元脑生态实现快速增长,浪潮信息生态伙伴数量达到3万家,同比增长33%,其中元脑认证伙伴首次突破1万家,实现倍增。
浪潮信息渠道推进部总经理毛柏林表示,2024年,浪潮信息将强化AI赋能,实施四大变革行动,分别是EPAI驱动变革、加速行业AI化、深化分销价值转型和打造“伙伴智能舱”,全面提升元脑合作伙伴的人工智能+创新力,共同推动行业客户的智能化转型,从而实现共赢发展。

在会上,浪潮信息发布EPAI种子计划,以EPAI为核心打造赋能伙伴的生态引擎,通过多种举措全力赋能伙伴商用大模型开发能力,该计划预计在3年内将伙伴数量扩充至1000家。

作为浪潮信息年度最大规模的产品技术创新盛会,IPF2024吸引了2000多家分销商、ISV、SI等合作伙伴代表以及产业专家、学者、企业高层出席,大会期间展出了近200个创新人工智能产品、技术和应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揭示了AI时代CIO的七项关键行为特征,基于对多位CIO和AI专家的深度访谈。专家指出,AI精通的CIO需具备实用AI素养、战略视野和变革领导力,能将技术与业务战略对齐,建立强大数据治理基础。文章详细解析了分析型AI、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三大技术领域,强调数据基础的重要性,并提出CIO应从项目思维转向产品思维,通过跨职能团队实现端到端价值交付。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CIFT系统首次解决了机器人"近视眼"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混合比例,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提升54%以上。该系统包含多视角视频增强引擎MVAug和数据组合优化策略,能够预测数据失效的"去相干点",确保机器人学习真正重要的任务特征而非环境表象,为实用化通用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尽管苹果在AI竞赛中看似落后,但其私有云计算基础设施展现了技术优势。当行业为追赶大语言模型而降低隐私标准时,苹果坚持原则,开发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技术方案。谷歌最新宣布的类似实施方案验证了苹果技术路线的正确性,这可能推动其他AI实验室采用相同做法,为用户隐私带来重大胜利。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earch-R3系统成功解决了大语言模型推理与搜索分离的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在深度思考过程中直接生成搜索向量。该系统在多个领域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特别是启用推理后性能提升明显,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推理与搜索统一的新范式,展现了从专门化向通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