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全国72家购买贵州算力资源的企业发放了2024年首批89张“贵州算力券”。据悉,该公司2024年拟发放的算力券包含总额1亿元的现金券和若干实物券。这是自“东数西算”启动以来,贵州着力发挥区域算力规模效应,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效率,构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据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介绍,创新推出的“贵州算力券”机制,激励用于购买符合条件的贵州算力服务或贵州数据交易产品,实物劵还可用于申购有关平台的贵州特色商品。“贵州算力券”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引导数据交易市场规范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加快培育产业生态,汇聚算力资源,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助推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平表示,作为“贵州算力券”发放的执行主体,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着力搭建公平、透明的算力交易平台,推动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降低省内外各单位的算力使用成本,推动贵州算力产业快速发展。张平介绍,接下来,企业等还可通过贵州枢纽算力调度平台、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平台领取兑换“贵州算力劵”。
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天获得首批“贵州算力券”的企业之一。公司副总经理张曙光表示,“贵州算力对我们很有吸引力,算力服务很稳定、高效、安全。通过使用“贵州算力券”,有效降低企业用算成本、运维成本,也为我们最终客户降低算力采购和运维支出,更好推动我们教育行业加速上云。”
据了解,贵州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之一。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相继落地,全省算力产业规模形成新跨越,全省算力规模累计达到28Eflops,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为集聚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下一步,贵州还将大力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用好用足“算力券”政策,支持激励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购买算力服务,培育一批专业化算力运营商,力争2024年带动算力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算力采购签约仪式,有来自北京、广东、江苏、安徽等地区的36家企业签订了算力采购合同,涵盖互联网、工业制造、影视动漫、教育科研等行业,签约金额达6.34亿元。
贵州省属国企、金融机构、工业互联网、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200余家单位参加活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主要用英语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竟能自发学会处理其他语言任务,无需明确教学。这种跨语言迁移能力随模型规模增大而显著提升,通过形成"通用语义空间"实现不同语言间的知识迁移。研究为降低多语言AI开发成本、支持资源稀缺语言提供了新途径,但仍面临性能不均衡、文化适应性等挑战。
从金冠到雅客、友臣、蜡笔小新,这些曾风靡小卖铺与超市货架的老牌零食厂商,一度因渠道滞后、品牌老化而淡出人们视野。而如今,它们在拼多多上正迎来一场集体复兴。
阿姆斯特丹大学与Salesforce合作开发的奖励引导推测解码(RSD)技术,通过让小模型处理简单任务、大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分工,在保持推理准确率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该技术在数学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计算量最多可减少75%,为AI应用的普及和成本降低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