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浪潮信息发布了InService托维服务平台2.0版本,新增了自动化微码版本推荐、硬盘故障智能预测、服务报告自助订阅等功能模块。该平台对接入设备可7*24小时在线监测,量化评估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故障,实现主动式服务。
InService最早源于浪潮信息为互联网客户开发的AI本地定制化诊断技术、故障预测技术,这些技术同浪潮信息原有的数据中心管理方案相融合,围绕全场景、一站式、智能化理念,为客户提供面向资源管理、监控管理、智能诊断、智能预测等10+类近30个功能的多样化在线服务。通过持续将多年积累的成熟服务经验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IT技术相融合,打造“端、云、服”统一智能服务生态,实现客户服务体验和厂家服务效率双提升。
InService在2022年底正式上线,通过主动式远程托维以及自动化故障诊断,可大幅缩短设备故障识别及定位时长50%以上,有效节省了客户运维资源,此功能获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作为其核心技术的故障智能诊断模块,通过结合20多年服务器维护经验,已总结并形成高达上万条的专家诊断规则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Word2Vector、XGBoost、神经网络等AI算法,同时使用数百万台服务器的维修数据训练出最优诊断大模型,一份包含数十万数据量的日志文件,诊断过程仅需30秒,整体准确率达90%以上。
此次2.0版本新增的服务器硬盘故障预测模块,面对硬盘厂商规格多、参数差异大以及业内缺乏通用标准的现状及困难,结合浪潮信息已出货的千万级硬盘维修数据,已累计分析300亿+条特征数据,通过引入GAN、XGBoost、PCCs等算法,基于576种预处理参数的近百种模型组合,以匹配不同型号、不同厂商的硬盘,实现最优硬盘失效模型建模,可实现提前14天预测风险盘,故障预测准确率达95%以上,目前此功能已在部分客户中进行了实用验证,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服务模式转变。
浪潮信息的服务业务,通过引入云、数、智、边、端等IT技术,正在从以人工为主、被动响应式的传统服务模式向主动式、在线化、智能化的新服务模式转变,InService是新服务模式的主要载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在量子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两款新型量子处理器。Quantum Nighthawk配备120个量子比特和218个新一代可调耦合器,比前代产品增加20%耦合器,可执行复杂度提升30%的电路。Quantum Loon是实验性处理器,展示了实现极低错误率和高效错误恢复的所有组件。IBM计划2026年底确认首批量子优势案例,并于2029年交付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平台。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CIFT系统首次解决了机器人"近视眼"问题,通过精确控制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混合比例,让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提升54%以上。该系统包含多视角视频增强引擎MVAug和数据组合优化策略,能够预测数据失效的"去相干点",确保机器人学习真正重要的任务特征而非环境表象,为实用化通用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VDURA数据平台第12版本通过扩展元数据计算、添加系统级快照功能和支持叠瓦磁记录硬盘来降低每TB成本。新版本引入弹性元数据引擎,可动态扩展元数据节点,将元数据操作性能提升最多20倍。快照功能支持即时的节省空间的数据集时点副本。SMR硬盘支持通过智能写入放置引擎,在不影响吞吐量的情况下每机架增加25-30%容量。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earch-R3系统成功解决了大语言模型推理与搜索分离的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在深度思考过程中直接生成搜索向量。该系统在多个领域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特别是启用推理后性能提升明显,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推理与搜索统一的新范式,展现了从专门化向通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