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 2023 云栖大会上正式发布,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石友康、阿里云基础软件部副总裁马涛、浪潮信息副总裁张东、英特尔软件和先进技术事业部副总裁谢晓清、统信软件副总经理朱建忠、阿里云基础软件部资深技术总监杨勇、统信软件服务器操作系统与云计算产线总经理孟杰等共同出席了发布仪式。该报告是由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组织,中国信通院联合阿里云、统信软件、英特尔、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等产学研组织共同编制。报告梳理了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产业现状、技术难点及开源生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未来服务器操作系统将与云计算和AI进行深度融合,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发展也将迈入新纪元。

(图/报告发布仪式现场)
自2020年12月CentOS宣布将停止维护,便持续引发了广泛的行业关注,我国的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得到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石友康表示,近年来,在国家的科学布局以及产业界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国内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创新形势有了很大改观,形成了协同攻关、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格局。从产业层面来看,以阿里云、华为、麒麟软件、统信软件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力量不断取得核心突破,以龙蜥社区、欧拉社区为代表的中国开源社区正在构建以自主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国内商业版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有统信软件、中标麒麟、麒麟信安、浪潮信息、中兴新支点等,有效应对了CentOS停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时代的车轮碾过传统不断向前,计算产业向云计算快速发展,服务器操作系统产业升级,不再局限于物理服务器层面,市场边界扩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也对操作系统灵活度和智能化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编制了《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报告(2023年)》。报告称国内已出现多个较为成熟的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产业步入2.0时代,面向云计算、智能计算等方向进化。如以兼容性更好、产品性能和技术能力见长的龙蜥操作系统,产品性能优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是国产操作系统的代表性产品。根据近期信通院面向用户群体的调研显示,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逐渐成为各行业替换首选,其中,龙蜥操作系统位列用户意愿迁移系统的首位。

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关注、要求实现自主研发和自主演进的基础软件。当前服务器操作系统核心技术仍依赖于上游社区的基于开源模式的分工与合作,因此需要制定供应链可靠性标准,促进国产技术创新融入上游社区,提升软件自主演进的能力和全栈供应链安全。报告系统分析了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开源社区运作与商业模式,国内以OpenAnolis 为代表的中国开源根社区的诞生填补了根社区生态的空白,将技术与商业、技术与人才等不同形态的资源进行打通,实现上游协同创新,下游差异化竞争发展的格局,对于本土商业操作系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开源社区与企业之间互利共生的模式还促进了阿里云、统信软件、英特尔、浪潮信息等企业在龙蜥社区中获益。
最后,报告从开源生态、技术适配、人才培养、市场拓宽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相关数据和结论将为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