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通用GPU
GPU是计算机系统的必需组件,而且随着应用场景的多样化,GPU已经成为智算时代最为重要的生产力组件。一颗标准的GPU不仅能满足日常的桌面显示、图形渲染功能,而且可以提供AI智算的加速能力,同时对功耗与发热的要求还很高。
象帝先专注于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的开发,提供“通用、好用、高性能、自主可控”的GPU芯片与完整的软件驱动,同时积极推动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发展。通过在桌面端与服务器端部署通用GPU显卡,将图形渲染能力与AI算力带入到不同形态的计算平台间和场景,加速AI智算生态的建立、发展和普及。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象帝先GPU发挥通用赋能优势,与各种系统配合的成熟度较高,从而提升企业用户的生产效率。象帝先推出的XDX 120/150S/180/190 系列GPU芯片,不仅能满足日常的桌面显示、图形渲染功能,而且可以提供AI智算的加速能力,同时具备优秀的性能功耗比。
XDX系列GPU芯片具备“通用、好用、高性能、自主可控”的特点,不仅满足了信创市场对于桌面PC和服务器的高要求,而且可以支持丰富的AI应用场景。同时,完全自主可控的研发与生产优势,确保了用户使用的安全可靠。
要“显卡”不要亮机卡
象帝先做的是真正的 GPU(显卡),而不是只具有显示功能的ASIC芯片。目前国内信创市场热度较高,很多企业推出针对AI加速的ASIC芯片,虽然也冠以GPU的字眼,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图形渲染能力。
当前真正的显卡都用GDDR (Graphic DDR)。AMD、NVIDIA、Intel的显卡都是用GDDR5/6,主流显卡不会使用普通DDR或LPDDR。象帝先XDX系列显卡的GDDR6显存频率高达16Gbps,带宽是DDR3/DDR4的4~6倍。
象帝先天钧一号GPU芯片的渲染算力与带宽之比为21:1,业界公认的理想比例是小于25:1,再次印证XDX系列是非常专业的显卡。
服务信创:好用、高性能、低功耗
对信创场景而言,一款GPU首先需要满足好用的标准。象帝先XDX系列显卡兼容能力强,对国产信创体系内的飞腾、龙芯、兆芯、海光的CPU适配都非常好,对麒麟、统信OS的适配也很好。
象帝先XDX系列显卡具备强大的图形渲染能力,完整支持CAD、GIS、设计类等图形应用。XDX显卡提供4.8TFLOPS FP32运算能力,19.2TOPS INT8运算能力,算力站稳第一梯队,而功耗低于行业平均21%。
同时XDX全系列显卡具备优秀的GDDR6显存带宽设计,所有显卡输出都支持4K 60FPS。最大支持4K 170FPS视频解码、4K 90FPS视频编码。独家支持在广电行业广泛采用的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AVS/AVS+/AVS2.0系列标准。
此外,象帝先XDX系列显卡具备优秀的AI加速能力。支持PaddlePaddle,PyTorch,Tensorflow,Caffe/Caffe2,CNTK,Theano,Transformer,MXNet,ONNX等主流AI框架。
如何评定一款GPU是否具备高性能?象帝先一直强调,需要开展面向应用的性能综合测评。显卡的优劣不是简单的参数比较,而是要基于面向应用的综合测评,同时看性能功耗比。比如针对CAD、设计类应用,综合评测的性能。再比如业界公认的跨平台3D测试基准GFXbench和典型的3D渲染和游戏基准Unigine,象帝先的GPU都取得了综合测评的性能优势。
最后,对于信创八大行业看重的安全性,象帝先也是遵循完全自主正向研发,知识产权清晰。所有部件安全可控、生产环节安全可控。
象帝先建立国产GPU的智算生态系统(从GPU 微架构、工具链、AI框架到应用)与基于国产GPU的游戏和渲染生态系统(从渲染引擎、游戏引擎,到游戏开发商、运营商、云游戏等),从生态端就实现自主可控。
象帝先XDX系列显卡成功加入国家信创工委会,完成麒麟、统信、中科方德等主流操作系统及平台认证,适配信创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许多CIO在实施AI战略时因良好初衷反而导致失败。专家指出,仅为AI而做AI会浪费资金且无实际成果,应先评估业务价值。CIO常见错误包括:让风险规避型利益相关者施加过度限制、仅依赖现成AI工具而不深度整合、在人员和流程问题未解决时强推技术转型。成功的关键是确保AI解决方案真正节省时间并带来业务价值,需要有权威的负责人推动决策,同时不惧怕小规模试错,快速迭代改进。
谷歌研究院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学习人类眼动轨迹来提升视觉问答能力。该技术像训练侦探一样教会AI关注图像中的关键区域,准确率提升3-10%。研究发表于CVPR 2024,在教育、医疗、无人驾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为AI向人类智慧靠近开辟了新路径。
Kahoot是一个基于游戏的学习平台,涵盖科学、历史、地理、英语和数学等领域。该平台于2023年推出AI功能,AI生成器可从主题、文档、网站或视频链接即时创建互动学习体验,帮助教师减少备课时间,让学习更具吸引力和个性化。平台支持50种语言,拥有120亿用户,还提供翻译工具和AI驱动的学习推荐功能。
英国卡迪夫大学研究团队通过脑电图技术发现,当人们体验虚假听觉(即"听到"实际不存在的语音)时,大脑的神经活动模式与听到真实声音时几乎相同。研究揭示了大脑会根据语言经验和上下文自动"填补"缺失的语音片段,这一发现对理解听觉障碍、改进助听设备以及开发更智能的语音识别系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