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市场表现最差,降幅达到10%并且在2023年仍将面临挑战
2023年1月18日 - 根据Gartner公司的初步统计结果,2022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为6017亿美元,较2021年5950亿美元增长1.1%。排名前25位半导体厂商的总收入在2022年增长了2.8%,占到77.5%的市场份额。
Gartner研究副总裁Andrew Norwood表示:“许多半导体器件在2022年刚开始时由于缺货而延长交货时间并涨价,导致许多终端市场的电子器件产量减少,使得原厂开始通过囤积芯片库存来对冲缺货风险。”
“但到了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在高通胀、加息、能源成本上升和中国疫情封控的多重压力下开始放缓,影响了许多全球供应链。消费者也开始减少支出,使得个人电脑(PC)和智能手机的需求下降。之后,企业也因为全球经济衰退预期而开始减少支出。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整个半导体市场的增长。”
半导体市场2022年的收入主要因为存储器和NAND闪存销售量的减少而下降了10.4%,三星电子仍保持出货量第一(见表一)。英特尔以9.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由于消费者PC市场大幅下滑并且在x86处理器这项核心业务上遭遇了激烈的竞争,英特尔的收入下降了19.5%。
表一、2022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导体厂商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2022年排名 |
2021年排名 |
厂商 |
2022年收入 |
2022年市场份额(%) |
2021年收入 |
2021年至2022年增长率(%) |
1 |
1 |
三星电子 |
65,585 |
10.9 |
73,197 |
-10.4 |
2 |
2 |
英特尔 |
58,373 |
9.7 |
72,536 |
-19.5 |
3 |
3 |
南韩海力士 |
36,229 |
6.0 |
37,192 |
-2.6 |
4 |
5 |
高通 |
34,748 |
5.8 |
27,093 |
28.3 |
5 |
4 |
美光科技 |
27,566 |
4.6 |
28,624 |
-3.7 |
6 |
6 |
博通 |
23,811 |
4.0 |
18,793 |
26.7 |
7 |
10 |
AMD |
23,285 |
3.9 |
16,299 |
42.9 |
8 |
8 |
德州仪器 |
18,812 |
3.1 |
17,272 |
8.9 |
9 |
7 |
联发科技 |
18,233 |
3.0 |
17,617 |
3.5 |
10 |
11 |
苹果 |
17,551 |
2.9 |
14,580 |
20.4 |
|
|
其他(前十名以外) |
277,501 |
46.1 |
271,749 |
2.1 |
|
|
合计 |
601,694 |
100.0 |
594,952 |
1.1 |
数据来源:Gartner(2023年1月)
2022年存储器收入下降10%
存储器在2022年占到半导体销售额的25%左右,其收入下降了10%,是表现最差的器件类别。由于电子器件原厂纷纷开始减少当初在预测需求走强时所积累的存储器库存,因此到2022年中期,存储器市场已显示出需求大幅跳水的迹象。现在情况已经恶化到了大多数存储器公司宣布削减2023年资本支出(capex)的地步,并且一些公司为了降低库存水平和试图恢复市场平衡而削减了晶圆产量。
2022年非存储器收入增长5%
2022年非存储器收入总体增长5.3%,但各个器件类别之间的表现差异很大。模拟器件以19%的涨幅位居第一,分立器件以15%的涨幅紧随其后。在汽车电气化、工业自动化和能源转型长期增长趋势的支撑下,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产生了强劲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模拟与分立器件的增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oogle 推出最新的 Gemini 2.5 Pro (实验版) AI 模型,并以罕见的速度向免费用户开放。该模型支持模拟推理,提高了准确性,并在 LMSYS 聊天机器人竞技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免费用户可在网页上试用,但有使用限制,无法上传文件,且有未明确的token和使用次数限制。
Gartner 预测,大语言模型 (LLM) 提供商市场即将进入"灭绝"阶段。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巨额资本投入成为主要挑战。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生成式 AI 支出将达到 6440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 76%。专家认为,LLM 市场将经历类似云计算市场的整合,最终可能只剩少数几家主导者。
苹果公司推出新一代 AI 智能服务 Apple Intelligence,包括优先通知等多项功能。该服务现已覆盖欧盟用户和 Vision Pro 设备,并支持多种语言。新功能随 iOS 18.4 等系统更新推出,涵盖通知管理、图像生成和视频创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OpenAI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向开发者社区发布一个"开放权重"模型,这是该公司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尝试。新模型将具备推理能力,类似于现有的o3-mini模型。这一战略转变旨在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同时为开发者提供更多定制和使用灵活性。虽然不完全开源,但这种方式可能有助于OpenAI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满足市场对更开放AI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