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安全研讨会,并发布《数据基础设施安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相比于网络安全软件技术、攻防保障体系等关注度较高的中上层数据安全,这是国内首份专注于底层基础设施领域数据安全的研究成果。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黄鹏表示:“数据基础设施层面,技术的可控性和供应链安全都会是影响数据安全和应用性的重要因素。”《报告》在数据基础架构的各个层面,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切实推动了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生态建设的落地。
甄别核心技术 ,保障存储安全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据20条”,强调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然而,市场上底层产品纷繁复杂,系统选型成为用户最大的困扰。如何让用户更加深入了解存储的底层核心技术、有能力甄别具备关键技术的产品至关重要。
《报告》指出,存储介质、存储系统、操作系统等数据基础设施的安全机制是数据安全的底层保障,从设计、开发、认证等多个维度确保全生命周期安全可信,保障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存储系统作为数据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是数据安全的底层保障。
中科曙光曙光分布式存储实现自主创新
在国家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驱动下,国内存储厂商纷纷推出自研存储产品,覆盖从中低端到高端各级存储市场。《报告》指出,国产存储系统产品的竞争已从产品性能竞争,转变为安全性、可控性等综合能力的竞争。
中科曙光作为国内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其核心存储产品——曙光ParaStor分布式存储被收录于《报告》中。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软件架构,从根本上保障了ParaStor产品功能的完备、性能的卓越、系统的稳健和对业务的深度优化能力。在软件架构下,驱动、分布式基础、数据、协议和管理五大子系统,耦合交互,形成强强联合效应,从介质、协议、资源及管理等多个层面共同保障着数据的可用性和业务的可靠性,帮助用户最大程度实现存储系统安全。
而在硬件层面,凭借多年的自主研发积累,曙光ParaStor对硬件设备进行深度优化,进一步加强了存储系统底层安全的权重与砝码,实现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的最大化。
站在存储发展的关键时期,曙光以自研为前提,在存储安全领域持续投入和创新,推动自主化安全生态建设,为我国基础设施数据安全及自研技术发展赋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tepFun公司推出的Step1X-Edit是首个能够媲美GPT-4o和Gemini2 Flash等商业模型的开源图像编辑AI。该模型通过整合多模态语言理解和扩散图像生成技术,能够处理11种编辑任务,在新构建的GEdit-Bench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民主化开辟了新道路。
联合健康集团首席数字与技术官Sandeep Dadlani正领导着医疗行业最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转型之一。作为年收入近3000亿美元的巨头企业,该公司通过United AI Studio平台大规模部署AI解决方案,每年处理1亿通客服电话。Dadlani强调"速度是最大的知识产权",通过数字优先策略服务5500万用户,利用AI技术帮助临床医生专注于护理而非行政工作,推动医疗系统效率提升。
BluOrion公司开发的ZClip是一种智能梯度裁剪算法,解决了大型语言模型训练中的梯度爆炸和损失飙升问题。通过Z分数统计检测和动态调整策略,ZClip能够自适应地控制梯度幅度,相比传统固定阈值方法提升训练效率35%以上,同时显著降低训练失败风险,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更稳定、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