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近日宣布与新兴的日本半导体公司Rapidus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2纳米芯片的商业化。
这次合作伙伴关系是日本政府振兴芯片制造行业计划的一部分。Rapidus将对IBM的2纳米制造工艺进行商业化,并加快这种芯片的大规模生产。
不过,双方的合作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启动和运行起来,Rapidus预计要到本世纪下半叶才能开始量产。Nikkei早些时候报道称,Rapidus的第一家工厂可能会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某个时候开放。
根据最近来自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一份报告称,日本曾经是芯片制造行业的主要力量,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
Rapidu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tsuyoshi Koike表示,此次与IBM的合作是Rapidus公司“长久以来所期望的”,并且“对于日本在半导体供应链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Rapidus计划对IBM去年推出的2纳米工艺节点进行商业化。IBM方面表示,与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竞争对手目前的7纳米芯片相比,IBM的2纳米芯片在性能方面提高了45%,能耗降低了75%。
Rapidus公司是上个月才宣布成立的,得到了来自日本政府和日本众多大型企业的支持,包括丰田汽车公司、索尼电子有限公司、软银集团公司、Kioxia公司、NEC公司和三菱日联银行有限公司。当时日本政府在会议上承诺称,将向这家新成立的芯片制造商注资700亿日元(约合5亿美元),用于高级CPU和GPU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与此同时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称,Rapidus有望获得未具名来源的外部资金,用于在日本建造自己的芯片制造厂,这表明Rapidus的很多支持方将拿出一些现金来帮助该公司起步发展。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签署协议,呼吁两国共同努力保护和推广“关键技术”,为供应链的弹性提供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