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全球首创的开源数据编排软件开发商Alluxio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举行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刘譞哲研究员、金鑫研究员、马郓研究员,Alluxio创始人兼CEO李浩源、Chief of Staff 吕薇、中国区市场负责人沙鹏、中国区社区运营负责人王添钰出席了本次仪式。

双方签署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
此次Alluxio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联合实验室、开源社区共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将成立“云原生数据编排服务系统联合实验室”。

刘譞哲表示,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其价值发挥依赖于多源多维数据的融合碰撞和数据的共享流通,而系统软件则是核心基础支撑。近年来,Alluxio发展非常迅速,在云原生的数据编排和分布式文件系统方面建立了很好的技术和应用积累,特别是在开源社区及其生态建设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北京大学系统软件团队的研究方向高度一致,双方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lluxio创始人李浩源博士是北大计算机的优秀校友,他高度评价李博士带领Alluxio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李博士长期致力于开源软件的情怀。
此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面向云原生的新一代系统软件关键技术开展深度合作和联合研发,力争在开源软件生态建设、学术论文、课程实践、推广应用等方面产出高质量的合作成果,为中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系统软件人才。

Alluxio创始人兼CEO李浩源谈到,很高兴在燕园最美的时间重返母校,见到这么多老师和同学们,有熟悉的面孔也有新鲜的血液。长期以来,他一直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分享和交流。大家最常问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要将一项核心技术开源。这两年,在全球化趋势下,开源正以“开放、共享、协同+商业模式”的新型生产方式,通过“自由”的传播,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发展的核心引擎。在中国,2021年,“开源”首次被明确列入了“十四五”规划。开源已经从国家战略层面得到充分的支持,其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认可。Alluxio项目从一开始就被深深植入了开源的基因,全球社区的发展也是一直本着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优秀开发者参与其中。开源的方式也促进了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资源,学生能够直接、迅速地加入开源项目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借此合作机会,他衷心期待能够和母校一起,就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平台的未来趋势,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更长足的进步。”

未来,双方将携手朝着塑造云计算时代开源软件发展新生态、探索用软件定义赋予云计算基础设施灵活性能力的产学研究,以及开发迭代云原生数据编排服务系统等方向共同前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