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休假的刘博士,出发冲浪前用手机浏览了实验室中运行的测试,确认一切正常,安心地打了个“响指”拿起帆板。英国测试团队的Lily,下午收到印度开发团队提交的新功能,熟练地远程登录系统,一键启动自动化测试。
今天,从软件开发、协作医疗,到智能制造、智慧金融,与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以及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相互融合的云服务,正让自由流动的数据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价值,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快捷且美好。
然而,数据价值越丰富,其受到的“觊觎”也就越多。翻开各种媒体报道我们就可以发现,近年来云端数据所受到的攻击,包括数据窃取、代码篡改等等层出不穷。这不仅威胁着各行业中云服务应用的使用安全,进一步地,也在造成形形色色的数据壁垒,让数据失去其应有的产业生态价值。
虽然数据安全专家已通过各种安全传输(例如安全传输层协议)和安全存储(例如非对称加密)等技术来保障传输、存储状态下的数据安全,但这些加密方案却无法覆盖使用状态下的数据。这是因为,当数据(包括处理数据的代码)在执行时,CPU与内存需要使用明文(未加密的数据与应用代码)才能进行计算处理,这就给恶意者以可趁之机,通过攻击内存中的内容来实施攻击行为。
图一 三种状态下的数据保护[1]
随着云端协作愈发广泛与频繁,这一安全威胁也正成为云服务在更多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阻碍,尤其是在金融、医疗等受到严格数据监管的行业,对数据泄露的担忧,更让云服务的使用举步维艰。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看硬件级的机密计算如何保障云数据安全
既然数据与代码在使用状态下,很难使用加密等“软”方法来实现安全措施,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业界的技术发展路线告诉我们,这个想法很靠谱。
现在,基于硬件可信执行环境(Trust Execution Environment,以下简称TEE)的机密计算(Confidential Computing)技术,正为上述数据使用状态下的安全隐患带来有效对策。
正如字面含义所体现的,TEE可以提供一定级别的,保证数据完整性、数据机密性和代码完整性的环境,未经授权的实体无法查看、添加、删除或更改在TEE内使用中的数据或代码。而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上,TEE会通过CPU,在内存中给敏感数据与代码分配一块隔离的内存,除非经过授权,任何软硬件,包括主机操作系统(Host OS)、虚拟机监控程序 (VMM)、BIOS等统统不能访问。
图二 在可信边界内为敏感数据与代码提供保护
有了TEE的保护,机密计算就可以在云环境中划出一条可信边界,受保护的敏感数据与代码留在可信边界内,而其它不受信任的组件、数据等则留在边界外。这种设计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只有经过授权并获得密钥的应用才能访问数据或代码,而其它组件是无法穿越可信边界去触达到数据或代码,这满足了对云端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要求。其次,基于硬件的安全区域设置,也保证了可由CPU来实现敏感数据与代码对外界的“强隔离”。
更重要的是,机密计算在为敏感型工作负载提供实时保护、确保云端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并没有牺牲云服务的敏捷性。
在以往的云服务方案中,用户可能会战战兢兢地设计出复杂的系统架构来保证数据安全,例如将受到严格保护的本地系统与云上服务对接。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当应用场景发生变化时,云服务的更新也会超级繁琐。
而在硬件中划出安全边界的模式,显然就不存在这样的麻烦。只需要选择支持TEE的硬件产品(例如内置英特尔® SGX的第三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就可以在云环境中方便地部署机密计算方案。
图三 处于上升期的机密计算技术(图中保密计算即机密计算)
这些优势,也促使国际权威独立研究机构Gartner 将机密计算列为其 2021年云安全成熟度曲线上的29种技术之一。一项Gartner的观点表示,“哪怕对于最不情愿采用云的组织而言,现在也有机密计算等一些技术可以解决老大难问题。您不用担心是不是可以信任云提供商。”[2]
如今,机密计算已被广泛应用在密钥/凭证/令牌的安全存储与处理、公有云场景、区块链,以及边缘云与物联网场景中,保护企业和最终用户的敏感数据和代码,免受数据执行期间的安全威胁。
实现TEE的优选方案,英特尔® SGX用“飞地”为敏感数据保驾护航
现在让我们再来谈一谈TEE的具体实现。目前,由英特尔推出的英特尔® SGX(英特尔® 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英特尔® 软件防护扩展)和英特尔® TDX(英特尔® Trust Domain Extensions,英特尔® 信任域扩展)无疑是业界在机密计算方案上的重要抓手。英特尔® TDX可将虚拟机(VM)和平台上的虚拟机管理程序(VMM)与任何其他非信任域Trust Domain (TD) 的软件隔离,以保护TD、VM免受软件安全威胁。而由英特尔® SGX提出的“飞地(Enclave)”设计,几乎能够被视为TEE的代名词。
事实上,英特尔® SGX的确有足够骄傲的理由来扮演这个角色——对敏感数据和代码提供的增强型安全防护。
基于第三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提供的支持,英特尔® SGX能在内存空间中开辟出一个可信的、受到严密保护的安全“飞地”去保障其中的数据完整性、数据机密性和代码完整性,即便是主机操作系统、BIOS等高等级应用和底层基础系统都不能随意访问。
图四 英特尔® SGX 提供的安全“飞地”
借助完备的加密和鉴权能力,英特尔® SGX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应用才能访问“飞地”中的数据与代码。而在此之外,即便高等级应用、底层基础系统在恶意攻击中受损,“飞地”也可通过基于硬件的、增强型的安全防护来阻断这些攻击,避免其中的数据或代码被窃取或篡改。
在新一代的CPU产品中,英特尔也对SGX技术进行了全面强化。例如,目前在双路系统中最高可支持1TB容量的“飞地”空间(配置了面向单路和双路的第三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的系统)。“飞地”空间越大,其能承载和提供保护的应用程序和核心数据也就越多,由此用户能够开展的云上协作也可以变得更为丰富多样。
英特尔® SGX助力Azure,为敏感行业客户打造高安全性数据共享模式[3]
作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Azure为用户提供云上机密计算方案的历史由来已久。在Azure看来,由云服务带来的数据共享价值,正使越来越多的行业从中收益。而要让用户的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那么首先就要保证云端数据的安全性。
这对于那些严格受到监督的行业而言,尤为重要。传统上,金融、医疗这些行业在部署使用云服务时本来就慎之又慎,而对核心业务、关键数据的“上云”,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但与此同时,那些基于区块链、AI等技术构建的新业务、新场景,又对数据共享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为此,Azure正与英特尔一起,利用英特尔® SGX及云基础设施来打造有效的云上机密计算方案。这两者产生的互补效应显而易见,英特尔® SGX提供基于TEE的安全保护,Azure云服务提供部署的便捷性和易扩展性,面向开发者的Open Enclave SDK或英特尔软件防护扩展的英特尔®SDK帮助Azure机密计算构建平台,“组合拳”下能让不同行业的用户方便地获得安全且高效的数据共享模式,使企业能够简化其保密计算应用的开发和管理。
下面让我们看看实战效果如何?
某金融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手机短信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快速、易于使用的加密货币支付方式。既然是加密支付,那用户自然不希望交易数据有半点泄露的风险,甚至Azure提供的云服务本身,也不能染指。
那么这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让交易数据不可见的同时,完成对交易本身的验证?
为此,Azure提供的机密计算方案给出了巧妙的设计。首先,英特尔® SGX为交易创建了一个基于内存的TEE,任何TEE外的未授权实体都不能访问或者修改其中的数据。其次,TEE中交易的过程是由“不可见”的区块链来完成,这有两层含义。第一,签名者对其所签署的消息是不可见的。第二,签名消息不可追踪。
可以看到,这两种设计的组合,既能保护交易数据的隐秘性,也使交易在云服务中能获得高效验证。
我们再来看看医疗行业的情况。为帮助医疗机构借助X光片来快速了解病患是否面临生命危险,科研人员希望通过AI算法来对大量X光片数据开展训练,并形成高效的X光片阅片及危险识别模型。
众所周知,临床数据是极为重要的隐私数据。为此,某研究机构正计划基于Azure云服务来构建一个具有“零信任”环境的医疗保健平台。在这里,英特尔® SGX将与Azure提供的云基础设施(例如Azure Kubernetes服务,以及专门的数据和工作流)一起,来确保算法对医疗数据的使用是“可用而不可见”的状态。
机密计算与云服务,推动更深入的数据洞察
云服务在部署灵活性、敏捷性上的优势,正使其在更多场景中承担起连接数据、应用和业务价值的重担。尤其在边缘数据愈发充沛的今天,云服务所提供的有效连接,正让数据的采集、汇总、处理和分发变得高效且经济。
但出于对数据保护、安全隐私和监管合规的要求,云端数据的安全性挑战也与日俱增。借助英特尔® SGX、英特尔® TDX等机密计算相关技术的发展与部署,云数据安全专家正为这些安全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之道。两者的结合,无疑将为更多行业用户提供更广泛的数据分析和更深入的数据洞察。
[1] 图片来源于研究报告《机密计算乃当务之急》,如欲了解详情请访问:https://www.intel.cn/content/www/cn/zh/cloud-
computing/the-critical-need-for-confidential-computing.html
[2] 相关Gartner图文内容摘自公开网络媒体:https://3w.huanqiu.com/a/c36dc8/44sCgH2ZD9b,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P7RNG2R0511D6RL.html
[3] Better Together:Azure Confidential Computing & Intel® Technologies
https://www.intel.cn/content/www/cn/zh/cloud-computing/azure-confidential-computing.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