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下,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持续激增,节能减排、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成为亟待攻克的一大难题。
IDC预测,2026年全球数据圈将达到221ZB,2022至2026年将实现2倍增长。海量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规模化、集约化和绿色化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词。

在第四届OCP China Day 2022上,希捷科技中国区产品线管理总监刘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捷从公司和产品两个层面,与各个生态伙伴共同努力,实现节能减碳。
践行双碳
如今ESG(环境、社会关系和企业治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全球数据圈的绿色发展诉求,希捷一直在履行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承诺。希捷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使用100%可再生能源,2040年实现碳中和。
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希捷的研发虽然在国外,但硬盘整装厂是在中国无锡。希捷也是硬盘供应商中唯一一家在中国拥有生产运营基地的厂商,可见希捷在中国的重要布局。
刘嘉表示,希捷与国家的长远期战略对齐,按照国家和国际上制定的、对地球有益的目标进行发展,比如到2030年,工厂生产以及研发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当前东数西算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其也会推动绿色发展,比如冷热数据、液冷技术的应用等。“液冷技术对机械硬盘非常友好,这对希捷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契机。”刘嘉说。
实力创新
在产品技术方面,希捷通过产品的升级和容量的迭代,帮助企业和社会实现碳能降低。
刘嘉说,秉持开放、标准的理念,希捷硬盘重生技术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回收,一个是容量重生。比如硬盘回收的安全擦除遵循国际开放的标准,通过可靠的硬盘数据擦除技术,希捷守护硬盘生命周期的同时还能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希捷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机构合作,执行统一的介质清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希捷还推出了认证擦除,以环保经济且安全快捷的方式助力实现硬盘重生。
而容量重生则符合业内开放的“存储的元素和去除”标准(Storage Element Depopulation)。目前,希捷与浪潮信息、联想、戴尔、谷歌等伙伴通过硬盘产品以及相关部件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圈。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万块的硬盘进行了整盘回收。
刘嘉表示,希捷跟客户比如谷歌、戴尔合作进行硬盘的部件回收,然后重新利用到生产中,这种方式不仅创造了环保价值,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另外,很多客户可能会需要一些回收的产品,希捷跟他们一起建立一个非常正规的渠道,保证从官方渠道提供这些产品,相比客户在一些不知名渠道购买产品更安全可靠。
对于硬盘和SSD之间的替代关系,刘嘉认为,数据的产生量其实远远大于存储介质的生产量,所以硬盘和SSD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样才能确认数据存储节能环保。
除了硬盘回收技术,希捷通过ADR(自动容量重生)技术,主动发现硬盘磁头故障,并进行自动化修复和重新上线操作,避免人为干预和非必要的硬盘替换,减少电子垃圾。
希捷研发的双磁臂技术硬盘,在典型应用场景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电30%,如此运营一个25EB规模的数据中心,一年可以省1亿的电费,帮助数据中心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希捷中国云计算实验室,希捷与合作伙伴进行“安静服务器”的联合设计和预测评估,包括风扇选型(安静风扇)、距离设置(增加硬盘与风扇距离)、吸音棉和模块布置等,优化服务器架构,从而能够部署更大容量的希捷银河(Exos)企业级硬盘和热辅助磁记录(HAMR)硬盘,加快低碳数据中心的建设。
展望未来,希捷瞄准低碳存储,融合更多业界伙伴的力量,共同打造更为绿色可靠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推进数据中心向低碳化迈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周一发布了旗舰模型Opus 4.5,这是4.5系列的最后一个模型。新版本在编程、工具使用和问题解决等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是首个在SWE-Bench验证测试中得分超过80%的模型。同时推出Claude for Chrome和Claude for Excel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用户群体。Opus 4.5还改进了长文本处理的内存管理,支持付费用户的"无限聊天"功能,并针对智能体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将与OpenAI的GPT 5.1和谷歌的Gemini 3展开竞争。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AI公司耐能发布新一代KL1140芯片,这是首款能在边缘端运行完整变换器网络的神经处理单元。该芯片可将大语言模型从云数据中心转移到便携式本地设备中,四颗芯片组合可实现类似GPU的性能,支持1200亿参数模型运行,功耗降低三分之一至一半,硬件成本减少十倍。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