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下,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持续激增,节能减排、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成为亟待攻克的一大难题。
IDC预测,2026年全球数据圈将达到221ZB,2022至2026年将实现2倍增长。海量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规模化、集约化和绿色化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词。
在第四届OCP China Day 2022上,希捷科技中国区产品线管理总监刘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捷从公司和产品两个层面,与各个生态伙伴共同努力,实现节能减碳。
践行双碳
如今ESG(环境、社会关系和企业治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全球数据圈的绿色发展诉求,希捷一直在履行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承诺。希捷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使用100%可再生能源,2040年实现碳中和。
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希捷的研发虽然在国外,但硬盘整装厂是在中国无锡。希捷也是硬盘供应商中唯一一家在中国拥有生产运营基地的厂商,可见希捷在中国的重要布局。
刘嘉表示,希捷与国家的长远期战略对齐,按照国家和国际上制定的、对地球有益的目标进行发展,比如到2030年,工厂生产以及研发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当前东数西算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其也会推动绿色发展,比如冷热数据、液冷技术的应用等。“液冷技术对机械硬盘非常友好,这对希捷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契机。”刘嘉说。
实力创新
在产品技术方面,希捷通过产品的升级和容量的迭代,帮助企业和社会实现碳能降低。
刘嘉说,秉持开放、标准的理念,希捷硬盘重生技术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回收,一个是容量重生。比如硬盘回收的安全擦除遵循国际开放的标准,通过可靠的硬盘数据擦除技术,希捷守护硬盘生命周期的同时还能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希捷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机构合作,执行统一的介质清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希捷还推出了认证擦除,以环保经济且安全快捷的方式助力实现硬盘重生。
而容量重生则符合业内开放的“存储的元素和去除”标准(Storage Element Depopulation)。目前,希捷与浪潮信息、联想、戴尔、谷歌等伙伴通过硬盘产品以及相关部件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圈。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万块的硬盘进行了整盘回收。
刘嘉表示,希捷跟客户比如谷歌、戴尔合作进行硬盘的部件回收,然后重新利用到生产中,这种方式不仅创造了环保价值,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另外,很多客户可能会需要一些回收的产品,希捷跟他们一起建立一个非常正规的渠道,保证从官方渠道提供这些产品,相比客户在一些不知名渠道购买产品更安全可靠。
对于硬盘和SSD之间的替代关系,刘嘉认为,数据的产生量其实远远大于存储介质的生产量,所以硬盘和SSD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样才能确认数据存储节能环保。
除了硬盘回收技术,希捷通过ADR(自动容量重生)技术,主动发现硬盘磁头故障,并进行自动化修复和重新上线操作,避免人为干预和非必要的硬盘替换,减少电子垃圾。
希捷研发的双磁臂技术硬盘,在典型应用场景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电30%,如此运营一个25EB规模的数据中心,一年可以省1亿的电费,帮助数据中心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希捷中国云计算实验室,希捷与合作伙伴进行“安静服务器”的联合设计和预测评估,包括风扇选型(安静风扇)、距离设置(增加硬盘与风扇距离)、吸音棉和模块布置等,优化服务器架构,从而能够部署更大容量的希捷银河(Exos)企业级硬盘和热辅助磁记录(HAMR)硬盘,加快低碳数据中心的建设。
展望未来,希捷瞄准低碳存储,融合更多业界伙伴的力量,共同打造更为绿色可靠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推进数据中心向低碳化迈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