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2022中国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分析国内外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大数据产业分会、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中国信息化》杂志社协办。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主持大会开幕式。
首先,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新时期国家对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高度重视,在“双碳战略”,“东数西算”等新基建战略政策的驱动下,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技术改造等对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迅速增加。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数据应用要发挥最大价值。首先,围绕应用的数据要有价值;其次,使用数据时要通过目录体系作为枢纽;再者,系统之间可互通互操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视频报告中表示,应从科学技术上认清安全风险本质,按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战略及等保制度要求,以基础原理、核心技术和工程应用创新,用安全可信网络产品和服务构建主动免疫防护的保障体系。
主题报告环节,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行业解决方案总监成俞晟发表了题为“构筑云网融合新基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报告。谈及面向央企客户推出的央企云,成俞晟表示,天翼云通过云计算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构建超大规模自主可控的XC云平台,推进央企云数据互联互通,确保国资数据安全。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杜宇健则以“算力网络构建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演讲。杜宇健表示,中国移动以东数西算为抓手,落实双碳要求,高质量落实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随后,联通数科数据智能事业部政务产品部经理潘登上台发言。潘登表示,中国联通以云、网为基础,构建一体化的有运营商特色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领域提供联通的解决方案。 在算力网络的基础上,打造七大场景云,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
广州市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云产品总监邱洋带来了“一云多芯、多芯协同,促进信创规模化落地”的主题报告,邱洋介绍道,品高致力于解决客户落地信创时遇到的多重问题,利用一个多芯云+一套方法论+一直好服务的思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革命浪潮下,新技术与实体经济广泛深度融合,驱动各行业转型升级。国家电网副总信息师王继业指出,数据已经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未来应以数据为核心,推动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转型,实现从IT到DT的转变。
下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带来了“数据要素技术新发展”主题演讲,何宝宏强调,数据要素技术将殊源同归,必然会走向价值互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荣誉院长李伯虎发表了“云制造系统3.0——一种适应新时代/新态势/新征程的先进智能制造系统”主题报告。李伯虎表示,“云制造系统3.0”为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业态。
天融信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毕学尧在会上分享了天融信公司将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安全相结合发展的思路。毕学尧表示,通过可伸缩且灵活的自助服务应用程序,抽象了底层资源的挑战和技术复杂性,从而可实现云数融合的“大数据即服务”。
神州信息云计算专家、新基建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叶红星,围绕信创云的探索与实践,就信创面临的主要问题、信创云的场景、主要特征、业务布局及产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总监赵秋生在会上表示,“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提出以“两统一、一通用”为核心的勘探开发梦想云蓝图,旨在实现全业务链数据互联、技术互通、业务协同与智能化发展,构建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信息化新生态。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主任吴张建带来了“中国电建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吴张建指出,数字正在变成生产要素,数字进入产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产生新组合和新价值,让产业数字化空间变得更大。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部长王哲敏发表了“航空工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主题报告。王哲敏介绍,随着航空产品研制复杂性显著增加,企业的研制模式从一厂一所,向一所多厂、异地协同模式转变,向云上同一环境、统一协同模式转变。
高端对话环节,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主任吴张建、北京市大数据中心数据开放部负责人穆勇、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云产品总监邱洋、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王珂、云学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丁捷分别围绕“数据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机遇和挑战”、“赋能云原生,支撑数据流通安全”、以及“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期间,还宣读了“加快技术和应用创新、推动实现关键技术北京倡议书”,进行了“2022年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会方案及案例征集成果发布活动”。
在各方支持下,中国电子学会努力攻坚克难,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在确保落实各项防疫规定的同时,会场座无虚席,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