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从市场格局还是市场认知来看,现在的云计算市场已经进入到成熟期。
中国电子云副总裁、IT产品线总经理曹心驰告诉记者,以前市场的成功是靠战略选择,切入场景做产品。现在这条路行不通了,我们需要改进现有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掌握核心技术,这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持。
曹心驰说,作为中国电子打造的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中国电子云虽然是云计算领域后来者,但是不是弱者,团队大多成员都来自于头部的云计算厂商,对于云计算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深度了解,因此很多“坑”都是可以避免的。
新身份、新思考
对于曹心驰这名行业“老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曹心驰拥有超过22年云&IT领域经验,曾担任深信服云业务CTO、华为云计算高级总监、VMware全球云转型咨询战略顾问。
这样丰富的个人履历让我们对于曹心驰加入中国电子云有了更多期待,曹心驰表示,中国电子云具有非常强的发展潜力,而自己一直在云计算行业,希望在新的平台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我们一直在紧跟技术的创新前沿在演进。”
目前、中国电子云构建了涵盖安全防护、IaaS(计算、网络、存储)、PaaS(开发者服务、中间件、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政府应用、企业应用在内的体系化云数产品、全栈技术及全方位运营服务,同时提供具备信创能力的公有云服务和专属云产品,具有全栈安全、一云多芯、多云融合、多域专有等优势。
对于中国电子云副总裁、IT产品线总经理的新身份,曹心驰说,中国电子云IT产品线用产品化的形式拓展云计算、虚拟化、存储、超融合、桌面云等领域。
超融合是未来建设云比较好的一种基础架构模式,而且计算和存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为超融合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为此,中国电子云迅速组建了相关的技术团队,快速形成产品竞争力。曹心驰表示,团队成员在超融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依托中国电子云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打造最优化的超融合产品。“我们超融合产品预计在未来一到两个月内就会发布。”
新环境、新玩法
在曹心驰看来,当前的技术环境已经非常不同,云技术路线已经经过了验证,处于和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状态,所以现在比拼的不是技术路线的选择,而是在技术层面的深度发掘里面的价值的潜力。
当前政企客户使用的计算体系大多为x86架构,曹心驰表示,虽然PKS架构与x86架构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但是凭借后发优势,中国电子云以系统论为指导,基于PKS自主计算体系构建2+1+1+N的四层架构,实现了技术统一,基础加设施统一和管理体验的统一,打造整体体验最佳的产品。
中国电子云基于中国电子PKS自主计算体系,打造了全栈云能力同时也承接了x86平台的技术能力,实现了PKS和x86的共同的底座。
如今,适配云存储的架构模式,也就是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成为主流,中国电子云依靠自研的(仓海)分布式存储和(仓山)超融合存储这两套云原生的存储体系,具有极致的性能、灵活性和高度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在计算层,中国电子云自主创新的雨燕计算架构,通过软硬件一体的设计,实现网络卸载、存储卸载、加密卸载并实现了虚拟化的零损耗,让单计算节点的网络IO性能提升了5倍,存储的性能提升百分之百。
在操作系统层面,中国电子云自研了分布式的云操作系统CCOS,支持公有云、专有云、私有云、边缘云统一的对接和管理,并具有低成本和大规模管理集群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能力,中国电子云在服务于政务、央企、金融、医疗、教育和交通等行业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云边端全场景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大型的私有云、行业云以及云的基础设施构建的产品和服务。
结语
依托中国电子PKS自主安全计算体系及丰富的网信产业资源,基于自研可信计算技术架构和业界领先的分布式云原生云操作系统,中国电子云是中国系统云计算与存储业务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电子网信产业的系统性输出平台。
目前基于PKS自主计算体系,中国电子云已经服务于政府和企业超过300多家。曹心驰表示,中国电子云正在构建广泛的开放生态合作,打造基于PKS的生态体系,携手共助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世界面临新的气候和能源安全挑战,创新和人类行为的改变对寻找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2025年新能源和能源转型领域最重要的8个趋势,涵盖人工智能应用、储能技术创新、分布式能源生产、地缘政治影响、核能发展、能源公平、可再生能源进展以及人类因素等方面,为能源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洞察。
Openreach 报告称,2024 年其全光纤网络覆盖新增 420 万用户,总覆盖用户达 1700 万。这意味着超过半数英国家庭和企业可接入更快更可靠的宽带。随着国民对高速连接依赖度提升,英国宽带使用量预计 2024 年将增长 10.8%,创历史新高。Openreach 表示正以每周 7.8 万新用户的速度扩展网络,并计划到 2026 年底覆盖 2500 万用户。
G+D 推出智能标签解决方案,将普通包裹转化为物联网设备。该标签集成了硬件、iSIM、连接和核心平台,可提供精确的位置追踪功能。它适用于包裹递送、船运、车队管理等多种场景,有望重新定义物流追踪的便利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