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支撑,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据也作为企业重要的数字资产,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业务永远在线、数据永不丢失、性能永无止境、容量永远充足,已成为存储在智慧时代下全新的挑战。 作为数据的核心载体,存储系统更加关注可靠性、性能等重要指标,浪潮存储通过算法优化、分布式热备空间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推出了InRAID功能,突破传统RAID的性能和可靠性局限,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更高可靠性及更优的性能的数据底座。
容量、性能、可靠性是RAID产生的主要原因
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产生的和要处理的数据也在快速增加,单块磁盘无法满足系统对于数据存储的容量、读取的性能、安全可靠性的要求。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应运而生,其意为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多个独立的磁盘组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磁盘系统,从而实现比单块磁盘更好的存储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这种冗余能力体现在存储数据的某个磁盘发生故障时,RAID技术可以将故障盘的数据重构并恢复至热备盘,以此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RAID的可靠性是指RAID失去冗余丢失数据的概率。比如RAID5双盘故障的时候即为冗余丢失,在单个硬盘故障到重构完成之前,发生第二个盘故障的概率就是RAID5的失效率。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如果单盘重构速度越快,那么双盘同时处于故障的概率就越低,RAID的可靠性就越高。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RAID有了新的局限
传统RAID在解决了容量、性能、可靠性问题的同时,其热备盘的闲置造成了一定资源的浪费;另外有磁盘发生故障时,阵列进行重构任务向热备盘写入恢复的数据,单盘的写瓶颈问题会影响整个存储的重构性能,导致RAID的失效率升高,可靠性降低。除此之外,重构速度过快会对主机业务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重构速度过慢对存储可靠性产生影响,如何平衡重构性能以及重构对业务性能的影响也是衡量存储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浪潮InRAID,基于RAID和分布式的革新
浪潮通过多年技术积累,不断创新,提出了InRAID技术,通过多线程技术以及校验延迟写入技术提升性能,相对传统RAID性能提升50%以上,通过分布式热备空间以及有效数据重构技术,使得重构效率提升近20倍,同时通过流控算法有效控制对主机性能影响,兼顾性能同时提升存储的可靠性。
在InRAID技术中,浪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空间概念pack,磁盘阵列以pack为单位进行划分。当存储数据时,按照一定规则将IO所在pack分配到相应的CPU核心,单个RAID可以多个CPU核心并发处理业务,并且通过pack实现物理空间隔离,不需要通过互斥同步技术保证数据一致性,提高整个存储的性能。
通过延迟校验写入提升性能
传统的RAID写流程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读请求需要都完成才能进行异或;第二是数据盘和校验盘都写入成功后IO才算是完成。
传统RAID的处理流程图
而浪潮InRAID则是通过APU技术(atomic parity update,原子奇偶校验更新)对上面的写流程进行优化,首先采用lazy-parity技术(校验块延迟写入)延迟校验块的写入,数据块写入完成后即可对上层返回成功。尽量通过异步流程处理取代同步等待,尽可能的提升性能,通过APU保存校验块的完整性。:
InRAID数据写入流程
极限优化,重构性能提升20倍
InRAID技术将传统技术中固定的热备盘被打散成分布式的热备空间,随着pack进行旋转,有规律的分布在整个磁盘阵列中。如此,磁盘阵列不会存在闲置盘,有效的避免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当阵列中出现故障磁盘时,多线程进行重构后的数据也会并发的写入阵列全员磁盘的热备空间中,有效的避免单个磁盘的写入的瓶颈问题,高效的提高了重构的效率,进而提升了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
|
传统RAID模式 |
InRAID模式 |
通过分布式热备空间和多线程并发提升重构性能的基础上,InRAID使用有效数据重构代替全盘重构,减少无效数据重构带来的时间和性能损耗。同时由于只需重构有效数据部分,所以相比全盘重构性能提升明显。
目前浪潮InRAID已经在浪潮分布式、集中式等存储产品上广泛使用,模式式部署至金融、通信、政府、企业、医疗、教育等行业,为客户的核心应用提供保障。
浪潮存储将持续围绕行业场景需求,基于“存储即平台”的存储战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攻克数据存储技术难题,打造极致技术,以新存储之道推动技术革新,为业界带来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易用易管的存储平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NotebookLM原本主要面向学生用户,但即将推出的幻灯片制作功能可能让其成为职场演示的强大工具。该AI工具基于Gemini技术,能够根据用户上传的文档、网站、视频等资料生成内容。最新发现的未发布功能显示,用户将能够基于上传资源快速创建幻灯片,并结合集成的图像生成器进行定制。此外还可能推出信息图表生成功能,帮助用户将数据可视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三星今日正式发布其混合现实头显设备,该产品被视为苹果Vision Pro的直接竞争对手。据此前体验报告显示,该设备在整体性能上与Vision Pro相当,但其内置的AI功能成为最大亮点。设备搭载多模态Gemini AI,能够实时识别用户视野中的内容并提供相应回答,这是Vision Pro目前缺乏的功能。发布会将揭示设备正式名称、最终功能配置、上市时间和定价策略等关键信息。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