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ICT技术已经融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下一片蓝海也即将呼之欲出。
攀过2021,我们共同见证了元宇宙概念的崛起,以及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的集体战略转向;一起感受了流量红利结束之后,存量竞争的激烈和它对互联网企业运营模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齐声赞叹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双碳”减排实践过程中的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站在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思索这些变化背后的逻辑,我们的结论很简单:算力、效率、能耗。
后流量时代的新挑战、新机遇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网民数量增长见顶,总体流量增长趋缓。因此,行业宏观层面的增量之争将全面转化为存量竞争。不过,互联网行业寻找全新的增长动力和运营模式的努力却从未停止;首先便是元宇宙概念的崛起。
为了打造庞大、真实、可感知、可交互的3D空间,元宇宙所需的技术和算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元宇宙不仅是一场资本的狂欢,更是一条由技术和算力铺就的高速路。而在全行业的共同转型和产业上下游的迅速重组过程中,算力、设备等基础性问题正在被快速攻坚。一座通向元宇宙的桥梁正在快速浮出水面。
而在航向元宇宙的星辰大海同时,互联网也在快速重构自身基础设施并提升运营效率,以此来应对流量红利消失和激烈竞争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为面向元宇宙时代的基础架构升级打下基础。其中,多元算力的实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进一步强化和对能效的极致追求便是这种转变的具象化表现。
另一方面,在全球互联网行业面临深刻变革的当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在互联网的业务、技术、底层架构等层面争得话语权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人类数字化发展过程当中最前沿、最精尖的问题,也是互联网行业作为数字空间原住民所必须思考的根技术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互联网企业对未来应用形态的高瞻远瞩,更需要ICT行业内的顶尖力量从技术源头寻找答案。显然,这就让在计算、存储、网络、能源等领域积累颇丰的华为与互联网行业有了更多结合点。
华为与中国互联网的2021
互联网企业是数据中心领域内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最初的天蝎计划,到后来的互联网定制整机柜,乃至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的成立都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需求发展和大力倡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互联网企业与数据中心领域的发展是行业发挥能动性的绝佳范例。
而作为与中国各大顶尖互联网企业保持合作的伙伴,华为一直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各层面攻坚克难,保持技术竞争力。
1、多样算力、多维实力
算力是互联网行业的生产力。众所周知,单独的CPU算力已经远不能满足互联网企业对AI、云游戏、元宇宙等业务的需求。而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当中,为社会提供各类重要基础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则更需要一套高效、可靠的算力平台。
作为新型算力的提供者,华为鲲鹏与昇腾的组合不仅能够帮助互联网企业构建异构混合算力,解决AI等方面的算力挑战和效能问题,更通过两种算力的生态建设为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千行百业铺平应用之路。
在昇腾加速器领域:华为正在根据行业应用的需求发展,推出不同配置、不同形态的昇腾加速产品,帮助不同业务负载的数据中心和应用获得AI加速能力。与此同时,华为还在推出以昇腾为核心AI全栈生态(MindSpore、CANN、北冥多样性计算融合架构等),帮助用户快速形成基于昇腾的算力、算法应用能力。另外,华为也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帮助飞桨等一系列互联网DL框架在昇腾硬件上高效运行。
在鲲鹏处理器领域:一方面,华为正在逐步将鲲鹏主板开放给更多生态伙伴,构建更完善、更多样化的硬件设备市场;另一方面华为也在积极推进鲲鹏开发套件的扩展与迭代更新、毕昇编译器的广泛应用,同时构建基于openEuler操作系统及openGauss数据库的软件生态,与华为伙伴共建鲲鹏安全生态。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行业用户能够通过鲲鹏混合部署、分析扫描、容器迁移、编译器和性能调优等工具完成业务和应用的迁移和使用,实现新旧算力的平滑切换与共存。
2、开放+创新,为互联网数据中心打造先进互联
网络联接算力,并让算力发挥最大价值。互联网数据中心通常都有着庞大的体量,很多都是10万台服务器甚至更大规模。规模化有助于提升风火水电等基础设施和管理团队的复用率,进而提升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而数据中心规模越大,内部东西流量就越高,互联架构和运维管理也越复杂。
在数据中心互联领域,针对光网运维设备多、厂商多、系统多、门槛高、排障难等传统难题;华为联合互联网头部企业联合创新并在定义软件规范的基础上发布了全新的数据中心互联智能控制器,解决了光纤的健康预测、故障智能识别等传统运维难题,大幅提升了光网络运维管理效率,变被动响应为主动运维,降低了运维成本。
就在最近举办的2021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百度与华为再次携手,联合发布了数据中心互联保护倒换创新解决方案:开创性地将高速光开关技术引入保护倒换技术体系,优化了相干光模块业务重建时间;成功将沿用了二十余年的固有倒换标准缩短10倍,从50ms压缩至5ms。这意味着传输倒换对业务的影响将下降90%,极大地提高了传输系统的健壮性,让网络能更好地支撑互联网应用与业务的发展。
3、数字+绿色,探索全新发展模式
从计算和网络再向下探一层,来到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能源层。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而对更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追求一方面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企业对社会、对环境和未来的责任与态度。千行百业对绿色发展模式的创新践行、百花齐放。在“双碳”的目标下,在对绿色发展模式的创新践行征程中,互联网企业是探索者,华为同样也是。
在与京东云数据中心的合作过程中,双方在制冷环节联合创新推出全新一代间接蒸发冷解决方案,通过核心器件的技术突破和系统架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更大程度的节能降碳,进一步降低PUE,缩短TTM50%。在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运行CLF低至0.135,WUE低至0.4L/kWh.
而在供电环节,双方则联合推出了一体化供电方案SST,将分散的供电链路深度融合,实现了“一列一路电”;相比传统供配电解决方案,新方案占地面积降低45%。同时,通过高密设计,一体化供电方案SST供电效率高达95.3%,直流效率高达97%。以一个12MV的数据中心为例,新方案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多可节省电费1434万元。
数据中心是覆盖计算、网络、存储、风火水电的复杂整合。在关于数据中心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企业与华为等产品/方案提供商之间绝非简单的购买和服务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探索、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
然而,华为与中国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于更高维度 构建中国互联网的话语权
如果说华为与互联网企业围绕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运维管理的众多创新是重塑基础架构之美,那么双方在更高维度的操作系统层面联合创新则是构建世界互联网环境中国话语权的体系协力,是一条事关中国互联网产业及整个ICT领域发展上限的全新赛道。
2021年初,红帽宣布CentOS8即将在年内停止维护。众所周知,CentOS系列操作系统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而这一操作系统的停更则为行业的继续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
于是,以此为契机,一大批由互联网厂商的开发和主导的Linux发行版应运而生。但这种“分头开发、各自维护”的方式能够带来最佳效果吗?显然,目前还没有答案。而在这一方式之外,华为则做出了全新的公益性尝试。
欧拉开源操作系统(简称“欧拉”)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应用场景,支持多样性计算,致力于打造安全、稳定、易用的操作系统。而在前段时间举行的操作系统产业峰会2021上,华为携手社区全体伙伴和开发者共同将欧拉开源操作系统项目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此,欧拉也从创始企业主导的开源项目演进到产业共建、社区自治阶段。这一重大转变意味着欧拉将以更加开放的模式整合全球参与者的贡献,从开放治理走向自治繁荣;为操作系统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注入全新动能。
在欧拉领先的技术和中立的运营原则加持下,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所有企业也自然多了一条安全之路。由此,更多有能力、有抱负的软件企业也能根据开源协议推出自己的发行版,服务于产业或自身业务,并由此形成一个更多元、更繁荣的操作系统生态。
正是因为看到了欧拉身上的潜力,包括京东、新浪、百度、美团、360、网宿、金山、网易等在内的顶尖互联网企业积极加入社区,形成了跨赛道的互联网操作系统产业共识。
虽不以互联网起家,但华为捐赠欧拉这一行动却是对互联网共享精神的绝佳诠释。
让我们共同探索与见证 数字时代、元宇宙以及星辰大海
中国互联网经历了20年黄金一般的高速发展,在成就一个行业的同时,更成就了一代人;而这个行业和这一代人也影响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见证、参与这样一段奇迹,为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已是华为的荣誉。然而,在“立根铸魂”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ICT漫长产业链条的两端,华为的赛道与互联网很远,但华为的产品、方案、服务却与互联网很近。在通向数字时代、元宇宙以及更遥远的星辰大海的互联网之路上,我们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华为还将与中国互联网共同见证的无数座里程碑。
在此,我们不仅要感谢,我们更要牵手,更要共同向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戴尔在约一年之前推出了其Apex Red Hat OpenShift服务,支持在戴尔PowerEdge服务器上运行Red Hat OpenShift容器编排服务及带有SSD的PowerFlwx块存储。APEX是戴尔提供的一组服务,通过类似公有云的订阅模式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
第四次农业革命即将到来。包括物联网(IoT)部署(即用于收集和传输数据的数字化设备)以及AI在内的技术进步,正将效率推向新的顶点,并有望再次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宰治整个地球的具体方式。
通过收购 Cradlepoint 和 Ericom 时所继承的知识产权、人力资本、渠道合作伙伴关系和客户关系(爱立信称全球有 36,000 多家企业)仍然是其发展主张的核心,并且基本上保持不变——尽管要将三家公司一个整体运作需要大量的后勤工作,但三家公司的合并同样是为了将爱立信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转化为其服务属性。
沃达丰发布的《2024年顺应未来报告》(以下简称“顺应未来”报告)中揭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趋势:中国企业在拥抱数字化转型方面表现积极,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然而,报告也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究竟是信任的催化剂,还是担忧的制造者?中国企业如何在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并利用技术赢得消费者信任,实现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