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正式发布《中国城轨云基础设施市场分析,2020》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城轨云基础设施市场总量达7亿元人民币,其中,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62.9%,稳居中国第一。优异的市场成绩得益于新华三集团多年来坚持以助力城轨客户业务创新发展为驱动,构建以IaaS服务为基础、PaaS服务为创新、DaaS服务为支撑,集多层能力于一体、规模最大、承载业务系统最多、规范落地最完整的全栈城轨云平台,满足行业场景定制化需求、实现建设与业务的深度耦合,助力城轨生产、运营、管理的全面数字化革新。
云智加持,筑造数字变革的创新底座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化、大规模、高速建设和开通,城轨网络运管维护难度大幅度增加,城轨运营企业的“降本增效”需求随之上升。此外,随着人口持续向城市汇聚,城市人口对城轨出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城轨行业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成为目前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而城轨云无疑是赋能智慧城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然选择。新华三集团依托在车地通信、地面通信、业务能力平台以及智能运维和主动安全等领域业界领先的技术能力,通过云与智能平台提供感知、联接、汇聚和分析决策等多层面的服务能力,助力城轨建设向数字化和智慧化升级迈进。
新华三集团积极参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轨云标准的制定,结合城轨业务特点,形成了定制化组播方案,多云统一管理、云边协同等一系列方案,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业务应用的深度融合、提供完善IaaS、PaaS层能力的城轨全栈云平台。同时,将云计算能力从云端延伸到边缘端,支持虚拟化,容器和函数计算的全运行态部署,以此满足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最终实现“云、网、端”异构全域混合资源“一站式”管理。
聚合生态,释放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为城轨行业的可靠合作伙伴,新华三集团城轨云已搭建起融合多类通用解决方案的全面资源平台,整合轨道交通上下游生态应用,提供覆盖多种业务场景需求的定制交付能力,以超过百余种云服务和上千种云特性,助力智慧城轨的建设和创新。目前,新华三智慧城轨360°能力中心已完成数十家业内总包商、生态合作伙伴方案的对接验证、联合开发工作,能够提供兼容性测试、服务目录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和应用集成在内的全方位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城轨行业客户在ATS、PIS、ISCS、AFC等不同业务系统建设中的需求。
截至目前,新华三集团已经在北京、深圳、太原、南京、上海等地铁落地了30余个城轨云实践,成为智慧城轨创新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同时,新华三更依托全栈城轨云解决方案,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智慧应用生态,完成60+联合方案成功测试,为城轨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前瞻的解决方案参考和重要能力支撑。
迈进“十四五”,智慧城轨的建设和创新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新华三集团秉持“云智原生”战略,依托“数字大脑”技术实力,携手生态合作伙伴,持续助力城轨数字化变革,探索智慧城轨发展和演进的全新空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