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NYSE:VMW)在VMworld 2021大会上宣布了其战略,通过推出VMware跨云服务来帮助客户驾驭多云时代。这套集成服务将有助于为数字化企业提供更快、更智能的云路径,为客户提供在任意云上自由灵活构建、运行和更好地保护应用。
据统计,每家企业平均需要运行约500个应用以推动其业务发展,1 而这些应用分布在不同的云中。75%的VMware客户使用两个或以上的公有云,40%的客户使用三个或以上的公有云。2这种多云方法提高了应用程序的速度和创新,并使组织变得更加敏捷和有弹性。 然而,多云环境比以往组织管理的任何环境相比,更加多样化、复杂和分散。 这种复杂性常常迫使在快速移动和管理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导致执行速度变慢,同时增加了成本。VMware 的战略旨在通过在多云业务中为客户提供自由和控制的强大组合,帮助客户突破困境并消除艰难的选择和挑战。
VMware首席执行官Raghu Raghuram表示:“随着整个行业的自我重塑,多云将是未来20年的数字商业模式。这不再是‘云优先’的方法——而是‘云智能’。企业机构应该能够基于其战略业务目标,自由选择‘ 正确’的云。通过我们的云无关策略,我们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将他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我们赋予每个企业机构在多云时代下加速创新并掌控紫荆命运的能力。”
IDC集团副总裁Richard Villars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企业机构完全接受了数字化转型,因为他们被迫应对了许多戏剧性的变化,以创纪录的速度加快其创新时间。企业机构在数字化优先的经济竞争中,严重依赖云技术来发展和扩大规模。VMware多云战略使其处于有利地位,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多云及其数据中心的资源,从而提高弹性和技术的可信使用,以提供更好的体验和业务成果。”
适用于所有应用的VMware 跨云服务
为了帮助客户驾驭多云时代,VMware 跨云服务将提供三大关键优势:加速云之旅、成本效益以及跨任意云的灵活性和控制权。VMware跨云服务扩展了VMware产品组合在多云世界中的能力,使客户能够在所需的云上选择所需的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VMware 跨云服务由五个核心部分组成:

在VMworld 2021大会上,VMware还宣布了一系列VMware跨云服务的创新,包括:
云基础架构和管理:推出新的多云创新,帮助客户更快、更安全地迁移到云、加速应用现代化,并采用云运营模式。
应用:基于VMware Tanzu产品组合,推出新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在任意云上构建和部署应用的自主权。
边缘:推出VMware Edge产品组合,使其能够在任意地方跨多个云运行和管理边缘原生应用。
安全和网络:发布新的安全创新,在云和应用环境内部及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零信任架构。
使用VMware加速多云之旅的客户案例
骊住集团(LIXIL Group)是一家日本水和住宅产品制造商,致力于解决日常现实生活中的挑战,让更美好的家园成为现实。骊住高级副总裁兼系统开发与运营负责人 Osamu Iwasaki 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字化业务模式使我们不仅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还能在混乱中保持弹性。 我们的数字化基础架构建立在多云战略之上,VMware 提供跨云快速高效创新的能力和支持。”
SGB-SMIT 集团是欧洲最大的中型数据中心变压器制造商。SGB-SMIT 集团首席信息官Salvatore Cassara表示:“多云环境是我们建立虚拟公司的基础。我们正在定期引入新的云应用,以脱离原有的工作方式。为此,我们需要具备快速扩展的灵活性并能够在云提供商之间不受限制地转移工作负载。VMware将我们不同的云元素整合到一起,让我们真正能够重塑协作方式,并最终实现公司的整体创新。”
西联汇款是跨境商业支付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西联汇款基础设施主管Sada Iyer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并提供最佳体验。与许多金融机构一样,我们的技术现代化之旅的一部分正在向云迁移。在VMware的帮助下,我们具备了数字时代所需的灵活多云模式,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平台上加速创新。”
VMware战略及创新旨在促进合作伙伴的服务和云增长
VMware宣布了多项新的合作伙伴创新计划,这些计划均与客户至上、合作伙伴为主导的战略一致,包括为经销商合作伙伴提供的VMware Cloud Universal以及VMware Success 360。其中,VMware Success 360允许具有“大师级服务能力”(Master Services Competencies)的合作伙伴首次通过VMware解决方案为客户旅程的各个阶段提供他们自己的客户成功服务。此外,最新的客户生命周期激励计划旨在促进合作伙伴在服务和云方面的增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2025年KubeCon/CloudNativeCon北美大会上,云原生开发社区正努力超越AI炒作,理性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机遇。随着开发者和运营人员广泛使用AI工具构建AI驱动的应用功能,平台工程迎来复兴。CNCF推出Kubernetes AI认证合规程序,为AI工作负载在Kubernetes上的部署设定开放标准。会议展示了网络基础设施层优化、AI辅助开发安全性提升以及AI SRE改善可观测性工作流等创新成果。
香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LightReasoner框架,通过让小型"业余"模型与大型"专家"模型对比,识别关键推理步骤并转化为训练信号。该方法在数学推理任务上实现28.1%性能提升,同时将训练时间、样本需求和词元使用量分别减少90%、80%和99%,完全无需人工标注。研究颠覆了传统训练思路,证明通过模型间行为差异可以实现高效的自监督学习,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AI能力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DeepL作为欧洲AI领域的代表企业,正将业务拓展至翻译之外,推出面向企业的AI代理DeepL Agent。CEO库蒂洛夫斯基认为,虽然在日常翻译场景面临更多竞争,但在关键业务级别的企业翻译需求中,DeepL凭借高精度、质量控制和合规性仍具优势。他对欧盟AI法案表示担忧,认为过度监管可能阻碍创新,使欧洲在全球AI竞争中落后。
马里兰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NKEY适配器,一种无需额外训练的AI绘画控制技术。该方法通过"两步走"策略解决了个性化AI绘画中主体保真与背景控制难以兼得的问题:先让AI识别主体区域生成"透明胶片",再在第二次生成中让主体区域听从参考图片、背景区域听从文字描述。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主体特征和响应文字要求两方面均表现出色,为AI绘画的精细化控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