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RUCKUS中国区销售总监 陈卫民
数字化一直是推动着后疫情时期许多机构反弹回升的关键使能因素,在推动复苏的进程中,最具变革性的可能要属互联设备的指数级采用。亚太地区在此趋势中居于领先,据行业报告预测,到 2026 年,区域物联网(IoT)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达到 4,370 亿美元。然而,当前的 Wi-Fi 连接标准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因而很难在不影响网络速度的前提下,为越来越多同时处于互联状态的设备提供支持。为此,用户越来越青睐WIFI6作为最新的无线建设标准。
并非所有网络硬件都相同
并非所有硬件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都能同样地确保 Wi-Fi 6 获得最快、最无缝的连接体验。最近由独立Wi-Fi咨询公司 Packet6 发布的《企业级Wi-Fi压力测试报告》表明,即使解决方案的规格相同,连接到不同 Wi-Fi AP 时的网络性能也会存在差异。
该测试用到了 60 多个物联网设备,在混合流量场景中对5款 AP 的整体性能进行了包括不同大小文件的传输、高清(HD)视频流和高速会议等应用在内的基准测试,测试场景模拟了现下企业网络严重依赖视频会议和大型文件共享的环境。测试结果明确显示,接受测试的5款 AP 中,只有一款来自于Ruckus的AP,能够在 30 台笔记本电脑上提供不间断的视频流,并在仍处于繁重网络负载的条件下保持高质量的语音音频。此外该报告还建议,对于具有更大规模且更复杂网络需求的环境,在进行 Wi-Fi 6 投资之前,应先对候选 AP 和其他连接硬件进行压力测试,以确定最佳的基础设施部署。
较前几代Wi-Fi相比,备受期待的新一代Wi-Fi 6标准具有更快的网络性能、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强的安全功能。随着各地疫苗注射进程的陆续加速,机场、体育场等大型场馆也将重新迎来密集客流,而这就离不开数万台Wi-Fi 6 应用和设备可同时连接的全新生态系统。为确保能够为日益增多的 Wi-Fi 6 用户提供无缝连接体验,并避免带宽瓶颈或节流问题,强大的 Wi-Fi 基础设施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Wi-Fi 潜力始于基础设施
鉴于许多机构已在其企业级网络上部署了更多类型的数据密集型应用组合,例如实时流媒体、高速会议和数据下载等,将企业室内连接升级到现代 Wi-Fi 6 标准已成为一项战略考量。一直以来,网络连接都是建立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之上,这在致力于优化企业机构的Wi-Fi 6 功能时也不例外。为使网络基础设施投资可应对未来需求,一些关键考量因素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研究科学家Alexander Wei宣布,公司一个未发布的实验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解决了六道题目中的五道,获得42分中的35分,达到金牌水平。该模型展现出类似人类数学家的推理能力,能够构建复杂严密的论证。这标志着AI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重要突破,不过该技术预计数月内不会公开发布。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AI系统,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手绘素描就在复杂照片中精确识别关键点。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学习需要大量同类数据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跨模态学习。系统在动物关键点识别任务中达到了39%的准确率,超越现有方法约5个百分点,并且在真实手绘素描测试中表现稳定。该技术有望在生物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找到广泛应用。
本文探讨了判断AI是否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水平所需的问题数量。目前缺乏确定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是否达到顶级AI水平。基于图灵测试的分析,作者提出仅通过少量问题难以全面评估智能水平。参考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标引(LCSH)的40万个主题领域,如果每个领域提出1万个问题,将需要40亿个问题来全面测试AGI。这种大规模测试虽然在逻辑上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巨大挑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DOTRESIZE技术,通过最优传输理论实现AI大模型智能压缩。该方法将相似神经元合并而非删除,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验显示,压缩20%后模型仍保持98%性能,为AI技术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