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的IT部门越来越多地寻求利用云来实现创新并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及容器、Kubernetes及微服务等技术热度的持续攀升,云原生正在引领云计算的下一个十年。
开源一定是开放吗?
开源与开放似乎是硬币的两面不可分,但是在原Rancher Labs联合创始人及CEO、现SUSE工程与创新总裁梁胜看来,有时候开源并不等于开放,为了将“真开源’”交还给客户与用户,SUSE坚持着“开放的互操作性”,即为客户提供从底层操作系统到容器管理、Kubernetes管理、IT基础架构管理、应用管理、多云管理等方面的产品方案及技术支持,又在各层级上均良好地兼容与支持着行业中的同类解决方案。
在第四届“企业云原生创新大会Enterprise Cloud Native Innovation Conference”(以下简称“ECIC”)上,SUSE大中华区总裁秦小康表示,技术的垄断将加剧锁定与傲慢,我们要警惕那些强行捆绑打包的“全栈”方案。上云是势在必行,选择真正开放的、兼容的、不给客户被锁定风险的解决方案才是实现这一设想的路径。
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标准化交付,进入到云原生时代,全球有大约100多种Kubernetes分发版,如果过去是上云不一致,现在则是K8S的兼容问题。
“这个不是技术的难度,而是商业的选择。SUSE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无论你选哪个K8S都是统一体验,无论你选哪一个云。云原生的意思是说我天生以来跟云是兼容的,不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 秦小康说。
但是现实情况是供应商锁定,想要使用我的容器,你必须用我的Ceph、OpenStack、操作系统等。而SUSE的每一个产品都实现了互操作性,你可以随变替换。
创新的原动力
虽然说,现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但是这并不代表市场的机会没有了。
秦小康表示,现在云计算并没有达到像用水、用电一样统一使用IT资源,这也是SUSE收购Rancher Labs之后一直在做的事情。 双方整合研发团队、销售团队、技术团队,协同效应明显,SUSE能够帮助Rancher Labs的产品与市场需求匹配从5%扩大到95%。
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必须降本增效,但是传统业务应用的复杂性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实现技术兼容。
对于新技术的追求会创造很多机会,而新技术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也会越来越深入。例如对于广发银行而言,早期PaaS平台不满足松耦合架构,无法根据新技术演进和功能自主掌控迭代更新和维护。
Rancher与广发银行技术支持和推广团队建设了广发银行应用云共7个集群,60个节点,承载内部容器化业务系统,并在交付后,针对客户需求量定做培训、应用上云标准化制定、应用容器化改造、安全漏洞主动告警、制定平台发展路线规划等方面问题,通过制定发展和平台推广计划与目前主流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帮助广发银行更好的将平台使用起来。
秦小康表示,创新需求大多来自客户,你要成功的创新,你就需要得到用户的认可。
在本届ECIC大会上,SUSE与openEuler在大会上正式携手宣布了双方战略合作的开启,并联合发布了SUSE的openEuler发行版——数硕Linux。
在国内IT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SUSE加入openEuler社区,发布基于openEuler的Linux版本的示范意义深远,这也契合SUSE Rancher相关云原生产品,在服务器、云、边缘计算和容器各方向持续创新。
“SUSE要做国产化,要跟openEuler社区做好的整合,我们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客户,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会有一些帮助openEuler社区走向世界。”秦小康如是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BT 旗下宽带部门 Openreach 宣布在英国新增 163 个交换局停售传统铜线电话和宽带服务,覆盖超过 96 万户。此举旨在鼓励用户升级到全光纤网络的新型数字服务,是 Openreach 从 2025 年底到 2027 年 1 月将所有客户从公共电话交换网迁移的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Utelogy 与 Ascentae 达成合作,旨在通过整合服务提升 AV 和 UC 系统管理水平。基于 Microsoft Azure 平台,Utelogy 的软件可统一管理 AV 和 UC 设备,优化效率并提供数据洞察。此次合作将为客户带来创新的工作场所服务,增强协作能力和生产力。
DriveNets、富士通光组件和UfiSpace三家公司宣布完成多项测试和认证,将DriveNets Network Cloud软件与UfiSpace白盒设备结合。这一合作旨在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显著的成本节省,通过将三层通信合并为单一平台,消除独立光学转发器的需求,从而减少硬件占用空间、运营开销和能耗。
Telstra International 提出了一个高度自主的网络框架愿景,旨在应对企业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该网络将具备自我管理、零接触操作、安全可靠等特性,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面升级。新网络将采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大幅提升容量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