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特别是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云计算不断赋能千行百业。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近日举行的以“数字裂变 可信发展”为主题的2021可信云大会上,可信云最新态势、标准和评估结果以及《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云计算白皮书(2021)》等重磅结论一一发布,揭示了未来云计算市场发展的走向。
同时,会上举行了2021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三个专项实验室的成立仪式,分别为云原生性能实验室、混沌工程实验室和零信任标准推进和测评实验室。未来,这三个专项实验室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携手共进,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可信云成长的10年
过去10年是云计算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可信云成长的10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自2011年启动可信云相关工作,经过十年发展,可信云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标准和评估体系,评估内容覆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包含了云服务、云软件、云原生、高性能计算、软件开发、混合云、云网、云管、云边协同、行业云、云安全、开源、数字化等众多领域。
在过去10年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制定了云计算标准100余项,累计完成350家厂商的1000多个云服务和产品评估。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先后成立了数据中心联盟、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云计算产业联盟、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可信任区块链推进计划,累计会员单位超过2000家,制定超过200项标准,完成1200余项评估。
而2021年可信云评估项目分别包括:虚拟化云平台分级、虚拟化云平台性能、超融合解决方案、混沌工程平台能力、高性能计算云平台能力、云桌面服务能力、移动应用开发云平台、云容灾解决方案、多云互联能力、云迁移服务能力、面向5G的MEC边缘云服务能力、面向金融场景的大规模容器平台性能、Serverless应用建设成效、Serverless平台技术能力、服务网格分级、全栈容器云解决方案、云服务安全、零信任安全、SASE成熟度能力、静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SAST)能力、交互式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IAST)能力。
截止2021年7月,可信云累计评估数量共计1198个。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和副所长栗蔚为通过2021年可信云评估的企业颁发了证书。
总之,可信云评估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云计算的信任体系,为用户选择安全、可信的云提供支撑,促进我国云计算市场健康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诚信水平,今后也将持续完善配套的标准和评估,不断提升云服务产品可信度,为国内云计算行业引领方向。
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
众所周知,经历2020年,企业的上云进程不断提速,云计算产业迎来快速增长。2021年的云计算市场会呈现那些特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的演讲中提出,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分别是:云原生、高性能、混沌工程、混合云、边缘计算、零信任、优化治理、数字政府、低碳云、企业数字化转型。
具体来说:关键词1:云原生技术加速重构传统IT架构。云原生的本质是利用云计算技术为用户降本增效的最佳实践和方法论。
关键词2:云端高性能计算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在算力的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智慧应用从概念走向实用落地,我国数字经济逐步向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算力依赖型产业聚焦。
关键词3:混沌工程为复杂系统稳定性保驾护航。企业云原生化不断推进,应用速度越来越快,调用链越来越多,复杂性越来越高,混沌工程理念应运而生,促进生产环境的分布式系统仍然具有较强的韧性。
关键词4:混合云成为企业上云主流模式。企业上云进程不断加深,单一的公有云或者私有云已经不足以支撑日益复杂的运营需求,企业对于跨平台、跨地域业务部署需求更加明显,混合云已成为企业上云的主流模式。
关键词5:边缘计算正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应用部署阶段。边缘计算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规模化应用的部署阶段,纵观云计算产业生态,产业设备、云服务商、运营商、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商等纷纷推出产品和服务,边缘计算的生态日益完善。
关键词6:零信任与云原生安全持续融合。当下传统的以边界为核心的安全防护体系遭遇瓶颈,零信任、原生安全等理念快速兴起,为企业建设新一代安全体系提供了指引。
关键词7:企业上云加速优化治理需求。云优化治理体系旨在为企业用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优化治理体系,帮助企业从上云策略的制定、线路规划、采用实施、云上治理,进行全面的优化提升,让企业更懂云,更好用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动能。
关键词8: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升级助力治理创新。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从以资源为中心,过渡到以应用为中心全面升级,促进政府治理创新,利用数字手段为城市治理提供支撑。未来数字政府建设和效果成熟度将会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9:低碳云提升资源效能,赋能社会的节能减排。低碳云是指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提高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全社会的资源性能,并将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赋能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10: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宏观向微观落地。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向企业价值链中各环节微观模块渗透,通过逐步对各业务条块单条线业务进行拆粉、解构,构建面向更多服务场景客户需求的全新业务链,共享数据和服务,打造开放生态,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微观落地。
云计算白皮书(2021)
对于云计算产业来说,过去一年称得上是“风云变幻”的一年。一是后疫情时代,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云服务逐渐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二是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云计算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加速数据的流通、汇集、处理和价值挖掘;三是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承担了网络、算力、新技术协同配合的重要平台的角色。在此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第7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在大会上解读了《云计算白皮书(2021)》。她表示:云计算发展日益成熟,逐步迈入深水区。从发展历程上看,云计算走过了2006年到2010年的形成期,2010年到2015年的发展期,2015年到2020的应用期,并已经迈入成熟期。
随着云计算的持续成熟,云计算在产业界的虹吸效应开始显现,并对软件架构、融合新技术、算力服务、管理模式、安全体系、数字化转型等带来深刻变革,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1、云计算改变软件架构,打造IT新格局。云计算分布式概念影响了软件的分布式开发和部署,解耦合与工程化成为趋势。
2、云计算加速与大数据、算力、AI等新技术的融合,带动云原生进入黄金发展期。
3、云计算整合网边端操作系统,中心云、分布式云、边缘云、终端算力都可以通过云的方式进行提供,重新定义了算力的服务方式。
4、云计算打破安全边界,对安全架构和能力有根本性改变,未来的安全架构是以身份为核心的云安全体系,这就需要零信任和云原生融合。
5、云计算打造新IT管理模式,从硬件的管理向服务管理的模式进行转变,优化治理需求明显。
6、云计算促进业技融合,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结语
如今,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全新阶段,不管是宏观环境还是产业变革以及行业客户需求的变化,这些都在驱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2021可信云大会从云计算评估体系到云计算洞察、实践等多方面展示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分享,促进我国云计算市场健康创新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