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在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落成并投入运营,中心采用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力机组构建,已运营系统的AI计算能力达每秒80亿亿次 (800P OpS),这将成为长三角当前投运的最高算力的智能计算中心。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市发改委相关领导、市工信局副局长郭玉臣、市信息中心主任翁晓泳、市大数据集团副总韩冬等相关部门领导,中科院计算所书记李锦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张旭,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吴雪峰,浪潮信息CEO彭震、寒武纪CEO陈天石等约200多位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见证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的正式落成投入运营。
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任樊向前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采用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力机组构建,第一期设备已经全部完成上架调试验收。目前已运营系统的AI计算能力达每秒80亿亿次,已与近10家科研院所、人工智能生态企业签署了云平台服务协议,行业涵盖金融、制造及医疗领域,储备算力使用率超过20%,已初步形成生态聚集效应。此外,正积极对接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落地园区,未来,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将为麒麟科创园打造“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技术的研发高地”提供核心动力。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正式启动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由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携手浪潮、寒武纪共同打造,采用获得全球AI基准测试冠军的浪潮AI服务器算力机组,搭载领先的寒武纪思元270和思元29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四大关键作业环节,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强大算力服务。已投入运营的AI算力规模,1小时可完成100亿张图像识别、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当前AI计算能力达每秒80亿亿次
在运营模式上,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采用“一中心、一底座、N平台”模式运营,即一个算力支撑中心、一个PAAS生态拓展底座、N个应用平台,将有力支撑科技金融、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创新。目前,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唯仁科技、南栖仙策、南京图泰、行文智教、江苏拓邮等一批智能创新产学研力量已经依托智能计算中心开展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创新。其中,中科院计算所利用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平台开展蛋白质结构预测的AI推断服务,唯仁科技、南栖仙策、南京图泰等企业已经基于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在智慧医疗、智能车联网、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AI模型的训练推理任务研究,以实现多场景、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服务。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合作首批企业签约仪式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演讲中表示,“长三角是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未来智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构建未来智慧社会和智能经济的关键性公共算力基础设施,将有效推动南京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智能产业创新集聚与经济能级提升“。
依托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以“基础设施+框架+算法”为底层基础、以AI模型生成和多场景应用的AI技术生态链正在逐渐形成,将进一步推进南京AI产业要素资源聚集,打造产业创新聚集生态。未来,元脑生态中的4000多家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将依托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形成有效的生态汇聚,共同孵化落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和行业应用。
截至2020年底,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已初具规模,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大层级,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近300家,核心产业规模超过6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近800亿元。同时,南京也在不断积聚人工智能研发优势,相继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以人工智能为主攻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21家,集聚人工智能研发人员5000余人,引育人工智能领军人才超过50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chor Browser获得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专注解决AI代理安全可靠地使用网络的挑战。该公司重新设计浏览器作为云端执行层,为每个AI代理提供独立安全的浏览器环境。与传统浏览器不同,Anchor的b0.dev系统让代理能够规划工作流程并可靠重复执行,将混乱的自动化转变为企业级软件工程。
普拉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BPMN助手系统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通过创新的JSON中间表示方法,实现了自然语言到标准BPMN流程图的自动转换。该系统不仅在生成速度上比传统XML方法快一倍,在流程编辑成功率上也有显著提升,为降低业务流程建模的技术门槛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经过九个月调查,将谷歌和苹果的移动平台指定为具有战略市场地位。监管机构表示,两家公司在移动平台领域拥有根深蒂固的市场主导地位,其平台规则可能限制创新和竞争。这一指定使监管机构能够考虑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确保英国应用开发者能够创新和发展业务,但目前尚未引入任何直接要求。
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发布开源统一视频模型UniVid,首次实现AI同时理解和生成视频。该模型采用创新的温度模态对齐技术和金字塔反思机制,在权威测试中超越现有最佳系统,视频生成质量提升2.2%,问答准确率分别提升1.0%和3.3%。这项突破为视频AI应用开辟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