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云化加速,租户在云服务配置上不合规、不合理等多场景引发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而这些安全风险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排查和诊断,将会对企业云上业务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近期,华为云态势感知服务的云服务基线检测功能全新升级,用户通过华为云提供的全栈安全服务,可对云服务基线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资源脆弱点,提前排除安全风险,保障云上业务安全。

安全基线是最基础的安全要求,云服务基线检查是指对云服务关键配置项进行检测,通过执行扫描任务,检查基线配置的风险状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配置进行处置。如同人体必要的健康检查一般,云服务基线检查是企业上云的关键关节。
华为云态势感知作为跨云、统一、开放的云安全中心,是云上安全风险的“监控台”,集成汇聚了云原生、生态等7大类安全服务,采集各个服务的风险检测结果及威胁通知,以安全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从全局视角识别安全威胁,为安全运维提供快速准确的响应处置和追踪回溯能力。
态势感知云服务检查功能可通过检测各项云服务中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日志审计等方面的安全配置,及时发现云上资源的脆弱点,为企业合规风险配置进行全面“体检”,并提供风险修复的“诊断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次云服务基线检查功迎来重要迭代升级,不仅支持定时任务计划,一键设置定时时间检测,云服务检查范围由14个增加至26个,第一版本将上线覆盖等保合规要求在内的21个子检查项,将安全风险暴露在入侵发生前,排除90%以上的云安全风险。
综合来说,云服务基线检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户可通过云服务基线检查,了解自身业务系统的云服务配置项是否有问题,并根据检测结果说明和加固指导建议,进行配置优化以降低入侵风险;二是对于银行、证券、互联网等等对安全合规要求较高的行业,云服务基线检查将帮助大型企业审计、合规部门及时发现风险项并采取防护措施以满足安全合规。
未来,华为云态势感知不断吸取业界最佳实践,逐步构筑完善的云服务基线检查规范,提供云上整体威胁态势可视化方案,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洞悉云上安全态势,快速定位安全风险,满足安全合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