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云化加速,租户在云服务配置上不合规、不合理等多场景引发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而这些安全风险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排查和诊断,将会对企业云上业务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近期,华为云态势感知服务的云服务基线检测功能全新升级,用户通过华为云提供的全栈安全服务,可对云服务基线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资源脆弱点,提前排除安全风险,保障云上业务安全。

安全基线是最基础的安全要求,云服务基线检查是指对云服务关键配置项进行检测,通过执行扫描任务,检查基线配置的风险状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配置进行处置。如同人体必要的健康检查一般,云服务基线检查是企业上云的关键关节。
华为云态势感知作为跨云、统一、开放的云安全中心,是云上安全风险的“监控台”,集成汇聚了云原生、生态等7大类安全服务,采集各个服务的风险检测结果及威胁通知,以安全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从全局视角识别安全威胁,为安全运维提供快速准确的响应处置和追踪回溯能力。
态势感知云服务检查功能可通过检测各项云服务中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日志审计等方面的安全配置,及时发现云上资源的脆弱点,为企业合规风险配置进行全面“体检”,并提供风险修复的“诊断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次云服务基线检查功迎来重要迭代升级,不仅支持定时任务计划,一键设置定时时间检测,云服务检查范围由14个增加至26个,第一版本将上线覆盖等保合规要求在内的21个子检查项,将安全风险暴露在入侵发生前,排除90%以上的云安全风险。
综合来说,云服务基线检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户可通过云服务基线检查,了解自身业务系统的云服务配置项是否有问题,并根据检测结果说明和加固指导建议,进行配置优化以降低入侵风险;二是对于银行、证券、互联网等等对安全合规要求较高的行业,云服务基线检查将帮助大型企业审计、合规部门及时发现风险项并采取防护措施以满足安全合规。
未来,华为云态势感知不断吸取业界最佳实践,逐步构筑完善的云服务基线检查规范,提供云上整体威胁态势可视化方案,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洞悉云上安全态势,快速定位安全风险,满足安全合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AI代码编辑器开发商Cursor完成23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293亿美元。Accel和Coatue领投,Google、Nvidia等参与。公司年化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Cursor基于微软开源VS Code打造,集成大语言模型帮助开发者编写代码和修复漏洞。其自研Composer模型采用专家混合算法,运行速度比同等质量模型快四倍。公司拥有数百万开发者用户,将用新资金推进AI研究。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