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数字政府建设如火如荼,尤其是在 “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后,推进政务上云、挖掘政务数据价值不仅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议题,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作为基础软件核心的数据库在建设数字政府上所起到的关键性基石作用。
在近日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2021年数据库软件协议供货采购中,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推出的分析型SeaSQL MPP数据库、事务型SeaSQL DRDS数据库凭借着在海量数据分析、大规模高吞吐量等场景中的出色表现,分别进入采购名单,助力更多城市及政府机关完成海量数据的归集、存储、管理和价值洞察,推动政务服务创新。
挖掘海量数据价值
随着数字政务建设的深入,各级部门产生的数据量也呈指数级上升,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亟需获得与海量政务数据相匹配的强大分析能力,拥有PB级别数据分析能力的分布式数据库H3C SeaSQL MPP应运而生。得益于无共享MPP(大规模并行处理)架构,H3C SeaSQL MPP具备强大的拓展性和弹性,能有效应对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实时分析需求。
此外,SeaSQL MPP数据库实现了对OLAP型业务和轻量级OLTP型业务混合负载的全面支持,打通业务——数据——洞见——业务的闭环,助力政务部门应对海量数据挑战。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政府部门可以将这款数据库部署于本地或云中,加速政务数据价值的发掘,推动科学决策。
支持高可用、高并发场景下的业务创新
与此同时,自去年疫情以来,以健康码、消费券为代表的创新型政务服务不断涌现,对业务系统的高可用、高并发、高吞吐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H3C SeaSQL DRDS数据库基于全分布式架构,将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数据存储节点上,从而获得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的并发访问量,其中,单个计算节点的吐量可达到20万+TPS,50万+QPS,可有效支撑创新政务的发展。
此外,H3C SeaSQL DRDS数据库还具有透明、易扩展、易运维、无学习成本等特点,让政府部门的技术团队可以实现高效开发和业务调优,有效提升数据库集群的业务能力。尤其是面对高并发场景下的系统安全性和业务恢复能力要求,专业技术团队可以利用H3C SeaSQL DRDS在数据安全、数据容灾、数据恢复、集群监控等方面的能力,保证政务应用长久、稳定地运行。
面对数字政府及数字治理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价值与日俱增。此次入选央采数据库名单,不仅证实了H3C SeaSQL数据库领先的技术架构、强大处理能力及极致的可靠性,也展现了新华三集团在PaaS服务领域的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4月9日召开的2021 NAVIGATE领航者峰会将重磅推出全新升级的绿洲平台,H3C SeaSQL数据库将作为绿洲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无人驾驶”般的用户体验连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释放数据价值,帮助用户加速业务敏捷创新。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集团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支撑客户科学决策,为打造数字中国,成就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固基石。围绕云与智能,新华三接下来还将有哪些大动作?敬请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国生数科技旗下AI产品Vidu发布新版本更新,推出"参考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上传最多7张参考图片,通过AI模型的语义理解技术将多张图像合成为高度一致的新图像。该功能支持快速编辑照片、替换物体、调整光照等操作,为摄影师、营销人员提供便捷的AI图像编辑工具,在保持视觉一致性方面与谷歌等竞品形成竞争。
CORA是微软研究院与谷歌研究团队联合开发的突破性AI视觉模型,发表于2023年CVPR会议。它通过创新的"区域提示"和"锚点预匹配"技术,成功解决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挑战——开放词汇目标检测。CORA能够识别训练数据中从未出现过的物体类别,就像人类能够举一反三一样。在LVIS数据集测试中,CORA的性能比现有最佳方法提高了4.6个百分点,尤其在稀有类别识别上表现突出。这一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零售、安防和辅助技术等多个领域。
芯片初创公司SiFive推出四款专为运行人工智能模型优化的CPU核心。这些基于开源RISC-V架构的新核心增加了矢量扩展功能,能够更高效地并行处理多个数据点,显著加速AI模型运算。其中X160和X180是主打产品,具备加速卷积运算的矢量处理功能,可用于工业设备、消费电子和数据中心。公司预计客户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基于新核心设计生产芯片。
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重庆大学、北航发布T2R-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从工业表格生成专业报告的能力。研究涵盖457个真实工业表格,测试25个主流AI模型,发现最强模型得分仅62.71%,远低于人类专家96.52%。揭示AI在处理复杂结构表格、超大规模数据时存在数字计算错误、信息遗漏等关键缺陷,为AI数据分析技术改进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