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愈发突显。无论是迎战短期的危机挑战,还是应对长期的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都是破局之关键,而硬科技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9月15日-17日,2020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受邀出席,并同知名企业家、投资者等各界精英,围绕硬科技“破局”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在创新发展论坛上,历军指出,“硬科技”的“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它是所有技术的基础。今天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大规模数值模拟、深度学习、数据分析这些先进计算技术的支撑;开展硬科技创新,也离不开先进计算基础设施的支撑。二是指技术含量过硬,要有核心技术。中国在前面的十多年,对硬件、硬科技方面的投入重视不够,面向未来,这两手都要硬。
“双循环”的关键就是要不断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同于互联网领域的模式创新在两三年内就可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或人才,在硬件创新领域,要想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突破,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十年磨一剑。
当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体系已成为广泛共识;高校院所和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更深入的合作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方面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科曙光正牵头组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形成协同创新生态网络。其中,针对各类合作机制的创新,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项目的联合技术攻关、复合型人才的联合培养等,曙光也在积极探索和构建更加高效的合作模式,以期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与价值。
历军表示“西安是科技重镇,教育重镇,人才高地”。未来中科曙光与西安市的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可以在人才联合培养、产业平台建设、软件开发等多个层面,展开更有成效的合作,期待西安能够为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壤。
在同期展会上,中科曙光 “先进计算移动体验馆”也重磅亮相,通过立体展现和交互体验,向来自各领域的用户、合作伙伴展示了集诸多创新性技术为一体的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性能领先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自研整机系统,并展示系列基于先进计算技术的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