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全球闪存峰会正式上线,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与众多行业用户、合作伙伴和业内专家相聚线上,以数字化方式展示新一代闪存产品和智能存储平台。同时,新华三计算存储产品线副总裁徐润安先生在线上与业界分享智能化变革下闪存的革新之道,进一步发掘存储在数字化转型时代的业务价值。
随着新技术的加速应用,闪存正在成为企业构建面向未来全新业务的存储首选。根据全球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的报告显示,SCM介质与NVMe存储协议的结合获得越来越多企业用户的接受,其技术成熟度快速提升,在实际的业务中,SCM甚至让延迟下降50%。徐润安先生认为,对于闪存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性能,数字化与智能化变革为闪存的发展指明全新方向。
根据IDC预测,未来2年接近60%的客户会选择私有云架构,但希望享受到类似公有云的服务体验,而企业面对的数据,将会呈现几何级的增长,到2025年达到惊人的175ZB。随着业务、数据、系统、介质协议等的复杂度直线提升,单纯依靠闪存提升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即服务”式的体验需求。对此,新华三集团给出的答案是—智能存储平台。
智能存储平台为云而生,将算力与算法深度融合。以智能数据引擎为核心,平台实现了对T0存储、T1存储、二级存储、大数据存储,甚至云存储的支持和管理,为数据库、虚拟化、自动化连接等应用提供强大的存储资源,加速不同部门的业务开展,带给用户“即服务”的体验。
应用智能存储平台,用户可以时刻对闪存阵列的状态进行全局分析,并得到针对潜在故障的预警及故障根因智能分析,提供强大的业务效率;平台还能够预测未来应用对性能需求的发展趋势,帮助用户预防存储因负载过高导致的延迟上升,性能下降,并根据当前实际的业务状态提出存储扩容、数据迁移等方面的建议,保证闪存阵列的负载均衡,业务永续。
随着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新业务带来了更复杂的存储数据类型以及连接协议,这成为软件定义存储快速成长的契机。根据IDC预测,2021年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总额将超过112亿人民币。伴随着市场的扩大,用户希望软件定义存储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不仅满足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需要,同时在核心应用环境中承担重要角色。
而闪存介质高性能、高可靠、易维护的特性与软件定义存储业务相匹配,诞生出庞大的市场需求。在软件定义存储细分市场,新华三集团进行完善的产品布局,在全闪节点中采用SCM+NVMe架构,满足极致性能和高可用性的需求;在普通节点中,新华三依托NVMe加速进一步提升了节点的性能表现,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完美平衡;在归档/云存储中,新华三利用大容量SSD实现了单节点最高PB级容量,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
新华三集团已经推出了X10000融合智能存储,为软件定义存储实现虚拟化与AI、闪存介质融合打造经典范例。X10000融合智能存储以融合性的软件架构实现对多种协议类型的支持,覆盖全闪节点、均衡型节点、归档型及云存储型数据节点,在智能加持下进一步实现资源自动调优和业务自动匹配,引领软件定义存储的服务创新和体验升级。
在本次活动中,新华三集团还带来了Primera系列主存储、Nimble系列闪存阵列、3PAR系列存储以及X10000融合智能存储等产品,全方位展示了在智能存储平台支持下闪存介质的无限潜力。
面对行业智能化变革,紫光集团与新华三集团发布了“AI in ALL”的智能战略,实践“数字大脑计划2020”,打造智能数字平台。其中在数字大脑数字基础设施中的存储领域,新华三将会继续推动技术融合创新,以强大闪存产品应对IT环境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的挑战,为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极致效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大语言模型在人工智能时代展现强大力量,可穿戴设备成为收集人体数据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时监测血压、心率、血糖等生命体征,结合AI边缘计算能力,医疗正向个性化转型。基因治疗、数字孪生技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专属的医疗数字化身,实现从"报销型医疗"向"创新循证医疗"的转变,为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带来革命性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在巴黎举办的欧洲开放基础设施峰会期间,专门用一整天时间讨论VMware迁移问题。博通收购VMware后许可证价格上涨,导致客户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开源开发者展示了将VMware虚拟机迁移到开源替代方案的产品。Forrester分析师指出VMware客户对此感到信任破裂。OpenStack等开源解决方案虽然复杂度较高,但提供了健康的开源生态系统替代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