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指出,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不仅及早布局5G赛道,还凭借高性价比的物联网芯片称霸国内市场;尤其是紫光展锐持续深耕印度、非洲等4G功能机市场,从而满足了当地用户的多种需求。
对于5G创造的新赛道——5G手机,Counterpoint认为,从芯片供应商角度看,5G芯片更加复杂,门槛更高,目前独立芯片供应商仍然是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 “三驾马车”并行。
Counterpoint在名为《5G开启新一轮的移动网络迁移,全球基带厂商迎来新征程》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销售的智能手机中有33%支持5G,领跑全球。 5G不仅“带飞”了5G手机,还有一些容易被业界忽视的细分领域,也会因5G的规模商用,而出现全新的市场机遇。
报告预测,2024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11.6亿台,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7%,占整体手机出货量的70%。
报告分析,高通拥有从SoC、基带调制解调器到收发器、射频前端(RFFE),再到天线的端到端产品组合,并同时支持6GHz以下和mmWave频段,无论是平台的功能特性,还是商用机型数量,高通均领先于竞争对手。
联发科也在积极布局5G,不断壮大其5G天玑系列产品线。目前,联发科已有天玑1000/1000plus、天玑800/820、天玑720等5G芯片上市。
紫光展锐同样如此,在2019年发布了5G多模基带芯片V510,2020年发布了采用6nm工艺的5G SoC平台虎贲T7520等,全面发力5G市场。
物联网发展了很多年,过去蜂窝物联网主要用2G网络承载,典型的运营商是中国移动,至今仍有数亿基于2G网络的物联网连接在运行。5G的到来意味着2G和3G逐步淘汰,那么基于2G和3G的物联网连接,也必须切换到新的网络上。
新的物联网包括了NB-IoT、Cat.1,今后还会有5G,这是5G带来的5G手机之外最大的细分市场。今年5月,工信部明确发文,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报告指出,NB-IoT在设备续航时间、芯片成本、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方面具有优势,预计未来三年部署超过5亿个连接。而LTE Cat.1作为替代技术,可实现语音和数据服务从2G/3G向4G迁移,正发展为新的行业热点。
几大手机芯片厂商同时也是主要的物联网芯片提供商,包括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海思等。在国内市场,国产芯凭借低成本、高性能,正在成为模组厂商的第一选择。
报告重点提到了紫光展锐的三款芯片,一是NB-IoT单模芯片春藤8908A,适合通信频次低、传输数据少的应用;二是NB-IoT/GSM双模芯片春藤8909B,可配合网络升级实现从2G到NB-IoT的平稳过渡。此外LTE Cat.1芯片8910,有望填补NB-IoT和高速LTE之间的市场空白,应用前景广阔。
报告还重点提到了一个细分市场——4G功能机。在中国,4G智能手机非常普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全球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差异,例如非洲、南亚、拉丁美洲等区域,贫困与互联网渗透率、识字率、供电和贫困人口等因素相关联,阻碍智能手机的普及,2G功能手机使用仍相当普遍。
目前全球已有20多家运营商关停了2G网络,不少运营商正在或计划关停3G网络。报告指出,4G功能手机提供了这样一个选择:支持4G网络,提供基于定制操作系统的增强型功能,能够低成本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实际上,各个地区的4G功能手机出货量正在增长,Reliance在印度推出的Jio Phon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未来4G功能手机还会为生态系统厂商带来可观的销量和收入。到2024年,印度都将是全球最大的功能手机市场,其次是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诺基亚功能手机复兴、itel和Tecno等品牌在非洲稳定增长,以及Jio Phone等功能更强大的功能手机在印度热销,为功能手机市场提供了持续的动力。”Counterpoint指出。
Counterpoint表示,功能手机的主要支持者是紫光展锐。其中,紫光展锐2019年在印度发布针对4G功能手机推的虎贲T117解决方案,实现了成本、性能和功耗之间的平衡,是较为理想的4G功能手机平台,占到60%的市场份额。Counterpoint还预测,4G功能手机在2020年销量将超过2亿部。
从报告可以看出,5G不仅创造了全新的5G手机赛道,4G功能机也成为替代2G功能手机的重要选择。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等芯片厂商已经呈现强者恒强的特征,在不同领域各擅胜场,是5G时代主要的手机和物联网终端芯片提供者,也必将把握5G手机以及相关细分市场的新机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据报道,ServiceNow正与身份管理平台初创公司Veza进行深度收购谈判,交易金额可能超过10亿美元。Veza的平台帮助企业保护员工工作账户安全,识别未使用账户和权限过度的账户,还能检测违反职责分离政策的账户。该平台还可管理机器身份和应用程序集成。此次收购将补强ServiceNow在用户账户和机器身份管理方面的功能短板。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团队开发SPHINX系统,专门测试AI视觉推理能力。该系统可无限生成25类视觉推理题目,测试发现最强的GPT-5准确率仅51.1%,远低于人类75.4%。研究显示AI主要困难在视觉信息提取而非逻辑推理,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可显著改善表现并迁移到其他任务。
谷歌云发布PanyaThAI数字化转型计划,旨在帮助泰国企业部署企业级AI智能体应用。该计划首批支持15家机构,包括朱拉隆功大学、泰国证券交易所等。研究显示AI到2030年可为泰国经济贡献7300亿泰铢。计划提供全栈AI基础设施、咨询服务和员工培训,合作伙伴将培训300名本地专家。已有企业展示成果,如SE-Education通过AI语义搜索将转化率从12%提升至27%。
法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I-GLIDE系统,通过将复杂设备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分别诊断,结合不确定性量化技术,实现了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重大突破。该系统在NASA飞机引擎数据集上的预测误差比传统方法降低23-39%,同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解释性,能够精确指出具体组件的健康状况,为工业智能维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