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市值超过千亿元。寒武纪在业界可谓大名鼎鼎,自出生起,寒武纪就是一家明星公司。寒武纪天使轮融资时就估值5亿元,此后3年时间完成了5轮融资,总金额46亿元。
寒武纪备受关注除了国人对国产芯片的期待之外,另一大原因是其主打的“AI芯片”正是当下的风口。今天,市场上,智能手机、智能云计算、智慧+……不绝于耳,恨不得什么东西都得带上“智能”、“智慧”两个字,而支撑“智能”、“智慧”的背后就是各种人工智能芯片。
实际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当下芯片产业的一大动力。此前在英特尔面前只能称小弟的英伟达因为AI行业的火爆,带动了GPU热销而一飞冲天,如今市值超过了行业老大英特尔。
深感压力的英特尔在GPU上失了先手如今正在紧紧追赶,加紧研发独立GPU,同时,英特尔还在不断优化CPU和改进以提升CPU在AI场景的适用性,比如在指令集中加入AI专用指令。其最新推出的第三代服务器芯片至强中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体现在AI方面,作为首款具有内置bfloat16(BF16)支持的主流服务器处理器,至强能进一步增强其深度学习优化能力。
AI市场火爆的行情还推动了专用AI芯片的研发,这也是寒武纪背后关注的一大原因。在国际市场上,谷歌近期对外透露了最新一代TPU芯片(第四代TPU)的一些信息。该芯片用于运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性能是上一代的2倍多。此前的TPU第三代和第二代产品通过谷歌Google Cloud Platform向企业提供这两代芯片,其性能水平令人印象深刻。
不仅是谷歌,其他AI芯片公司也是如此。7 月中旬,Graphcore 正式发布第二代 IPU 以及用于大规模系统级产品 IPU-Machine: M2000(IPU-M2000)。新产品比第一代 Graphcore IPU 性能提升 8 倍。Graphcore的IPU也是一种专门为AI场景定制的通用处理器,其内核采用了大规模并行MIMD,内置一个300MB的分布式片上SRAM,使得其相比CPU+DDR2或者GPU+GDDR/HBM能够实现10到320倍的性能提升。
芯片公司在AI方面的投入与AI市场的火爆一脉相承。近几年,得益于AI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的改进和提高,AI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终端数量将会达到400亿台,智能助理的普及率将达到 90%,企业数据的使用率将达到 86%。这些都是芯片公司重金头AI市场的底气。不难预料,未来相当长时间内AI芯片的热度也将持续,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性能更加强劲的芯片,将为AI市场的爆发积蓄力量,也为AI重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 正研发一项通过姓名识别人脸并追踪用户日常活动的“超级感知”技术,计划应用于新款智能眼镜和 AI 耳机,同时重新评估隐私策略,助推 AI 技术在穿戴产品中的应用。
Google 在 Gemini API 中推出自动缓存功能,通过复用重复数据为开发者节省最多 75% 的调用成本,有望缓解高额 API 费用问题。
Korl 利用 OpenAI、Gemini 及 Anthropic 等模型,从 Salesforce、Jira、Google Docs 等多个平台整合数据,自动生成定制化客户沟通材料,如幻灯片、演讲稿及季度业务回顾,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提升运营效率。
文章探讨了代理型 AI 的崛起,重点介绍微软 Azure AI Foundry 与 NVIDIA 技术如何通过强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代理,实现企业级应用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