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经又7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目前我们所处的阶段是以深度学习为主导的AI2.0阶段,为了满足更高的要求以及实现更全面的智能,人工智能正在往更高的阶段AI3.0迈进。如何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近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的署名文章《坚持坚持科研的长期主义 推动AI向3.0时代跃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目前的人工智能都遇到了哪些挑战?首当其冲的是高能耗问题。如果按照现在AI模型的训练方式,能源的消耗是不可持续的。在国外有一个研究显示,一个大型AI的训练模式相当于5台美式轿车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如果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对地球生态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宋继强表示。
其次是对大数据的过度依赖。大数据正在变成稀缺资源,很多实际案例并不能提供大数据作为AI的训练支撑。最后随着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我们对AI的算力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纵观整个人工智能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宋继强在文中写到, AI第一波浪潮,是通过由人制定的各种规则去做理论性的推理。虽然在推理方面表现不俗,但仅限于几个严格定义的问题,且没有学习能力,无法处理不确定性问题。而真正令AI渐入佳境的,则源于由深度学习所触发的AI第二波浪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给机器提供了学习、挖掘和试错的对象,让系统得以自发地找到“规律”,作出预测、判断和决策。
未来,我们要进入的是AI3.0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智能系统,是环境自适应性的“自然智能”。首先,它不仅能处理确定性的问题,还能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第二,它不仅能够做事,还必须是可解释的。第三,它不完全依靠大数据驱动,即便少量数据也可实现更高效能的持续学习。第四,它应具备高可靠性,或者说符合人类给它设定的伦理道德。
要迈入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科研机构、科技公司们都在做出不懈的努力。宋继强也表示:“神经拟态计算最有可能开辟出一条从AI 2.0到AI 3.0的崭新赛道”。神经拟态计算是颠覆原有的“软件+硬件”的一种全新计算方式,模拟人脑的神经结构和运行方式,将计算和存储融合一体。
之所以被认为是下一代AI的主流计算方式,首先要从神经拟态计算最独特的脉冲神经网络(SNNs)说起。这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可以模仿人脑中自然神经元的方式将计算模块进行重新分布。 SNN中每一个“神经元”都可以被单独激发,并向网络中其他神经元发送脉冲信号,这样会直接改变神经元的电学状态。
类似于大脑的突触,这样的方式所需要的能耗非常低,因为它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让只需要工作的“神经元”启动,可以实现将标准模态的输入互相整合。另外,通过对信号内部的信息和发送时机进行编码,以及在人工神经元突触之间进行动态映射,SNN就能够启动自然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说神经拟态计算并不依赖于大数据,仅通过少量样本就可以进行自学习。
想要进一步推动神经拟态计算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能够找出适合神经拟态计算完成的应用,引起产业跟随。英特尔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很多动作:建立了INRC(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社区),聚集了全球学术、政府、行业机构,共同解决神经拟态计算的广泛挑战。已经有包括埃森哲、空中客车、通用电气、日立在内的企业成员加入,在过去一年内,INRC的规模扩大了两倍。
英特尔一直致力于对前沿科技的探索,在神经拟态计算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英特尔的Loihi芯片可以识别10种有害气体,并且仅用一个样本训练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多的高准确率。英特尔神经拟态系统Pohoiki Springs,已经拥有1亿神经元的计算能力,相当于一个小型哺乳动物的大脑。
英特尔是科技公司中探索前沿科技的典范,其宏旨是“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造福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推动技术变革,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相信神经拟态计算的未来能够帮助我们进入到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为全人类带来福祉,也希望能有更多产学研人士加入到神经拟态计算的研究中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