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总裁历军
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能在短视频平台为各色产品“带货”,这得益于他们背后规模、复杂性惊人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也正成为中国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重要选择。
早在2018年,“新基建”就被频频提及。2019年,“新基建”更是和“供给侧改革”同时出现。疫情之后,以“新基建”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方向更加趋于明朗。
“新基建”聚焦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面向未来的科技支撑,内涵及应用领域丰富广泛,对科技水平总体要求较高,较以往相比,更加强调生态体系建设,非一家之力能够完成。国内ICT产业生态伙伴需携手合作,联合上下游形成合力,依靠“政—产—学—研—用”的融合创新,方能完成“新基建”伟业。
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维度协同展开:从建设目标来看,“新基建”要求国内信息企业从底层数据中心架构到上层软件应用系统,提升技术产品质量,建立适配广泛行业的技术标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从应用层面来看,“新基建”要求各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互联网应用服务商、政府、行业等应用单位联合行动,实现信息领域应用成果广泛落地,共筑应用生态。
从区域发展需求来看,“新基建”能够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驱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新基建”不能千城一面,要和地方实际发展情况紧密结合。这要求政产学研用各方跳出单纯的“基建思维”或“产业思维”,通过与区域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实现协同发展。
近期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将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从中可以看出,“新基建”不会延续传统基建动辄大体量、简单化的投入,而是要构筑更多厚积薄发和长远积累的基础,为当前的科技强国战略和未来更多战略做好铺垫。
当然,“新基建”的本质还是基建。随着新技术发展、产业变革与消费升级,很多基础设施的形态、构成、管理运行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且这种变化将是持续性的。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新基建”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需要集聚ICT行业合力,持续推进。
新基建这条“大河”需要不断汇集协同创新的“浪花”,来共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istral AI 和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了新的开源大语言模型。Mistral Small 3 拥有 240 亿参数,可在某些 MacBook 上运行。AI2 的 Tülu 3 405B 是基于 Meta 的 Llama 3.1 405B 模型改进而来。两个模型都声称在各自类别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以开源许可发布。
本文介绍了6个在2025年值得关注的数据中心相关缩写词,包括ARM处理器架构、裸金属即服务(BMaaS)、卷积神经网络(CNN)、NVIDIA新一代GPU GB200、后量子加密(PQC)以及UPS即服务(UPSaaS)。这些缩写词反映了数据中心领域的创新趋势,涉及AI、量子计算、基础设施服务等热点技术。
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研发领域。从解决复杂数学问题到发现新型抗生素,AI 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科研能力。这种变革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还使得一些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可能。然而,如何有效实施 AI 技术、处理数据质量问题以及探索智能代理 AI 的潜力,仍是未来研发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概念验证向突破性技术演进,访问和利用海量私有数据将成为关键。文章探讨了数据在人工智能中的核心作用,强调了连接性的重要性,并重新引发了云计算模型的讨论。文章还指出了标准化在优化人工智能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认知和加强合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