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数据中心工作组(CDCC)主办的2019数据中心标准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本届大会云集了BAT、金融、IDC、运营商等领域业内数千位专业人士。作为技术创新领军企业,中科曙光应邀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曙光节能产品经理邢雪菲在“曙光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应用剖析”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曙光“硅立方”凭借优异节能效率和创新计算架构模式,在不到一个月接连荣获三项业界大奖: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首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领军企业”奖以及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19)期间由Hyperion Research颁发的“创新卓越奖”。
据悉,硅立方采用的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其PUE突破性降至1.04(全球数据中心PUE平均值为1.58)能效比提升超30%,并已成功大规模部署。而通过研发‘硅立方’计算机,曙光公司也积累了大量面向未来的计算机技术专利,仅‘液冷’核心专利已达40项。
邢雪菲介绍,数据中心从1960年代科学计算、大型计算机机房演进至今,已经进入第五代数据中心时期,即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当下液冷技术已经成为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技术竞赛中的重大突破方向,IBM、谷歌、英特尔等国际巨头纷纷在液冷技术领域展开布局。
据ResearchAndMarkets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球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4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7.7%。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演进历程,由1.0冷板式液冷到2.0浸没式液冷,目前已逐渐进入3.0浸没相变液冷技术时代。”邢雪菲介绍,在节能降耗层面,曙光液冷科技的探索实践在业内处于引领地位,作为国内首家大规模量产并投入商用的液冷服务器生产厂商,中科曙光在高端服务器设计研发及关键应用领域技术已逐渐完善。
据悉,曙光TC4600E-LP冷板刀片液冷服务器是中国首款并投入大规模使用的商用直通液冷产品,它采用风冷和液冷混合散热模式对服务器主要部件进行冷却,将液冷散热占比提高至90%以上,从而降低了风机功耗。
邢雪菲表示,未来中科曙光将一如既往坚持以高端服务器为代表进行先进计算力研发,从而进一步提高IT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更好地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为科学探索、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