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数据中心工作组(CDCC)主办的2019数据中心标准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本届大会云集了BAT、金融、IDC、运营商等领域业内数千位专业人士。作为技术创新领军企业,中科曙光应邀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曙光节能产品经理邢雪菲在“曙光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应用剖析”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曙光“硅立方”凭借优异节能效率和创新计算架构模式,在不到一个月接连荣获三项业界大奖: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首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领军企业”奖以及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19)期间由Hyperion Research颁发的“创新卓越奖”。
据悉,硅立方采用的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其PUE突破性降至1.04(全球数据中心PUE平均值为1.58)能效比提升超30%,并已成功大规模部署。而通过研发‘硅立方’计算机,曙光公司也积累了大量面向未来的计算机技术专利,仅‘液冷’核心专利已达40项。
邢雪菲介绍,数据中心从1960年代科学计算、大型计算机机房演进至今,已经进入第五代数据中心时期,即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当下液冷技术已经成为数据中心节能降耗技术竞赛中的重大突破方向,IBM、谷歌、英特尔等国际巨头纷纷在液冷技术领域展开布局。
据ResearchAndMarkets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球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4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7.7%。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演进历程,由1.0冷板式液冷到2.0浸没式液冷,目前已逐渐进入3.0浸没相变液冷技术时代。”邢雪菲介绍,在节能降耗层面,曙光液冷科技的探索实践在业内处于引领地位,作为国内首家大规模量产并投入商用的液冷服务器生产厂商,中科曙光在高端服务器设计研发及关键应用领域技术已逐渐完善。
据悉,曙光TC4600E-LP冷板刀片液冷服务器是中国首款并投入大规模使用的商用直通液冷产品,它采用风冷和液冷混合散热模式对服务器主要部件进行冷却,将液冷散热占比提高至90%以上,从而降低了风机功耗。
邢雪菲表示,未来中科曙光将一如既往坚持以高端服务器为代表进行先进计算力研发,从而进一步提高IT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更好地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为科学探索、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PDF协会在欧洲会议上宣布,将在PDF规范中添加对JPEG XL图像格式的支持。尽管Chromium团队此前将该格式标记为过时,但此次纳入可能为JXL带来主流应用机会。PDF协会CTO表示,选择JPEG XL作为支持HDR内容的首选解决方案。该格式具备广色域、超高分辨率和多通道支持等优势,但目前仍缺乏广泛的浏览器支持。
华东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3DEditFormer系统和3DEditVerse数据集,首次实现了无需手工3D遮罩的高质量3D模型编辑。该技术通过双重引导注意力和时间自适应门控机制,让3D编辑变得像2D修图一样简单直观,在游戏开发、影视制作、AR/VR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标志着3D编辑技术向普及化迈出重要一步。
Ironclad OS项目正在开发一个新的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面向小型嵌入式系统,计划支持实时功能。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Ada编程语言及其可形式化验证的SPARK子集进行开发,而非常见的C、C++或Rust语言。项目还包含运行在Ironclad内核上的完整操作系统Gloire,使用GNU工具构建以提供传统Unix兼容性。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所高校突破多模态AI训练难题,提出NaViL原生训练方法。通过预训练语言模型起点、混合专家架构和视觉-语言能力最佳平衡三大创新,在有限资源下实现与拼装式模型相当性能。该研究证明原生训练的可行性,为AI真正理解图文结合提供新思路,有望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带来更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