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0日(当地时间19日),每年一届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19)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本届超算大会主题为“HPC is now”。大会期间,中科曙光新一代计算机“硅立方”,荣获Hyperion Research颁发的创新卓越奖,这也是国内首家IT企业产品荣获此奖项。
据“创新卓越奖”评选机构Hyperion Research方面介绍,曙光新一代“硅立方”计算机,采用高效的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实现了高计算密度和能效。与早先推出的同类产品相比,“硅立方”单机性能提升10倍,计算密度提升10-20倍,系统能效提升4倍,总体网络性能提升2倍。
创新卓越奖的评选与发布,主要是为表彰得到用户认可的创新硬件和解决方案,向大众展示计算在科学和行业领域的成功案例,以帮助用户和大众更好了解计算价值。
该奖项由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福特汽车、通用汽车以及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数十位计算领域资深用户与专家构成的评选指导委员会组织评选。
至今,创新卓越奖已发布15届,近百个创新硬件和应用获得该奖项。如英伟达 Tesla VI00 AI加速卡;IBM研发的微型数据中心;借助先进算力与大数据技术,预测海平面上升、实现精准地震波石油勘探的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智能局Arctic DEM项目等获奖。
曙光方面表示,目前数据中心30%至50%能耗都用来冷却系统,相比传统风冷系统,采用浸没液体相变冷却技术的“硅立方”可节省超30%能耗,能效比PUE值突破性降至1.04(全球数据中心PUE平均值为1.58)。
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还提高了数据中心核心部件的散热效率,CPU主频可提高15-20%,这相当于带来20%-40%的应用性能提升,减少30%-60%芯片费用。其几乎零噪音、恒温的系统作业环境,使得数据中心元器件寿命得到延长。
“硅立方”在液冷技术、层次化、模块化、立体化创新设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今后数据中心发展,突破节能、可持续、可靠性、高运维成本等难题绘制了参考范本。而通过研发“硅立方”计算机,曙光方面也积累大量面向未来的计算机技术专利,仅“液冷”核心专利就超40项。
凭借“硅立方”优异的节能效率和创新的计算架构模式,曙光已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上分别获得“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领军企业”奖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首席执行官阿尔温德·克里希纳表示,公司预计通过扩大AI业务规模,到2025年底实现45亿美元的内部成本节约。IBM第二季度营收达170亿美元,同比增长8%。生成式AI业务规模已超75亿美元并持续加速增长。尽管外界担心AI业务可能冲击公司其他板块,克里希纳强调AI技术的融入使IBM产品更具竞争力,咨询业务也因客户对AI转型项目的需求而受益。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LLM经济学家"框架,首次让AI学会为虚拟社会制定税收政策。系统包含基于真实人口数据的工人AI和规划者AI两层,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找到最优经济政策,甚至能模拟民主投票。实验显示AI制定的税收方案接近理论最优解,为AI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和混合IT环境,HPE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组合。通过网络弹性、高性能恢复和集成生态系统,HPE确保从本地到云端的全环境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涵盖HPE Alletra存储、Zerto软件、StoreOnce备份设备等产品,采用多层零信任架构,帮助企业应对勒索软件攻击、基础设施故障和合规挑战。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3D高斯泼溅重光照方法,通过在高斯原语上直接编码离散化SDF值,避免了传统方法需要额外SDF网络的问题。该方法设计了投影一致性损失来约束离散SDF样本,并采用球形初始化避免局部最优。实验表明,新方法在保持高质量重光照效果的同时,仅需现有方法20%的显存,显著提升了训练和渲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