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0日(当地时间19日),每年一届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19)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本届超算大会主题为“HPC is now”。大会期间,中科曙光新一代计算机“硅立方”,荣获Hyperion Research颁发的创新卓越奖,这也是国内首家IT企业产品荣获此奖项。
据“创新卓越奖”评选机构Hyperion Research方面介绍,曙光新一代“硅立方”计算机,采用高效的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实现了高计算密度和能效。与早先推出的同类产品相比,“硅立方”单机性能提升10倍,计算密度提升10-20倍,系统能效提升4倍,总体网络性能提升2倍。
创新卓越奖的评选与发布,主要是为表彰得到用户认可的创新硬件和解决方案,向大众展示计算在科学和行业领域的成功案例,以帮助用户和大众更好了解计算价值。
该奖项由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福特汽车、通用汽车以及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数十位计算领域资深用户与专家构成的评选指导委员会组织评选。
至今,创新卓越奖已发布15届,近百个创新硬件和应用获得该奖项。如英伟达 Tesla VI00 AI加速卡;IBM研发的微型数据中心;借助先进算力与大数据技术,预测海平面上升、实现精准地震波石油勘探的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智能局Arctic DEM项目等获奖。
曙光方面表示,目前数据中心30%至50%能耗都用来冷却系统,相比传统风冷系统,采用浸没液体相变冷却技术的“硅立方”可节省超30%能耗,能效比PUE值突破性降至1.04(全球数据中心PUE平均值为1.58)。
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还提高了数据中心核心部件的散热效率,CPU主频可提高15-20%,这相当于带来20%-40%的应用性能提升,减少30%-60%芯片费用。其几乎零噪音、恒温的系统作业环境,使得数据中心元器件寿命得到延长。
“硅立方”在液冷技术、层次化、模块化、立体化创新设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今后数据中心发展,突破节能、可持续、可靠性、高运维成本等难题绘制了参考范本。而通过研发“硅立方”计算机,曙光方面也积累大量面向未来的计算机技术专利,仅“液冷”核心专利就超40项。
凭借“硅立方”优异的节能效率和创新的计算架构模式,曙光已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上分别获得“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领军企业”奖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