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计算频道 11月06日 新闻消息(文/李祥敬):2019年11月4日-6日,由OpenStack基金会(OSF)主办的开源基础设施峰会(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在上海举行。在首日的活动上,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同时上台为OpenStack“站台”,充分显示了以OpenStack为代表的开源开放的伟大力量。
现在OpenStack已经成为云计算标准,现在有上千万个计算核心都在OpenStack云上进行运行。451研究机构今年9月发布的市场监测报告表明: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采用OpenStack软件的市场,且在OpenStack 最新版Train的代码贡献中名列第二。预计未来四年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将增长36%,在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77亿美元,其中亚太市场约占三分之一。
为了实现自主可控、云网一体、专享定制、降本增效,中国移动“三朵云”——移动云、IT云、网络云都选择了OpenStack。中国电信私有云基于OpenStack,还在MEC中基于OpenStack及StarlingX进行了优化和增强。中国联通基于OpenStack Rocky构建了沃云平台,并采用了支持云原生平台架构StarlingX提高了基础云平台的管理效率、可用性和可靠性。
当今世界,正在向数字化经济转型,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然产生新的动力。ICT产业是当今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因为它不仅自身能造就一个巨大的产业,还因为其渗透性以及覆盖性带了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是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引擎。
全球经济向数字化转型,离不开ICT的技术创新,云计算、大数据、软件等开源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是推动ICT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开源通过利用多人协同模式实现成果公开、透明,成为软件开发的重要生产模式,对引领技术创新、支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主席奚国华看来,当前,全球开源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开源社区开放合作和创新成为主流模式,开源技术凭借开放性、低成本、灵活性、安全性等特点和优势已成为技术创新开发的主流模式,深刻影响着全球ICT的产业发展;第二,开源应用成为产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开源软件已经成为常态。据全球开发者调查报告,97%的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编程中会调用开源组件。开源软件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
第三,开源覆盖关键技术领域,引领新技术发展。开源软件数量庞大,已覆盖主流技术领域,涉及操作系统、编译工具、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场景。截至到2019年,开源代码托管GitHub上有9600多万个库,比去年增长了40%以上,其中,云计算领域开源软件覆盖虚拟化、虚拟化管理、容器等多个细分领域,以OpenStack等为代表的云计算开源技术应用广泛。再有,人工智能领域开源软件Tensorflow等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开源软件已经在多个关键领域成为主流技术。
奚国华说,开源正成为技术进步的原动力,是科技公司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开源技术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逐渐成为主流。开源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信息系统推动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OpenStack基金会(OSF)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表示,随着基金会及社区逐渐趋于成熟,社区规模及市场不断壮大,并且相关的技术逐渐普及到各个行业,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开始拥抱开源、应用开源技术,并积极参与开源社区的贡献。“OpenStack一路走来,成长非常迅速,我们一直致力于将那些关键的科技进展融入到我们的平台上。比如AI、容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所以,对基金会来说,开发软件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并不是我们的注重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最佳实践、最佳科技结合到平台上来,进一步推动开源社区的发展。”
众所周知,OpenStack基金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开源基础设施峰会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这对社区很重要,这意味者社区成员不仅可以进行全球性的协作,创造更多的价值,还可以认识很多新的人新的组织,找到全球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求不同的伙伴,基金会也在不断吸纳新的成员。OpenStack基金会通过托管开源项目和社区实践(包括数据中心云、边缘计算、NFV、CI/CD和容器基础设施等),支持全球187个国家100000余名社区成员参与开源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应用,OpenStack是一个非常多元的社区。
Jonathan说,开源基础设施峰会把社区各方面的人,包括开发者、用户、生态系统公司聚在一起,共同推动相关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源可以加速数字化转型,拥抱并参与开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技术的转型与革新。开源推动创新,开源能够把创新散布到每个希望创新的过程中,开源和创新属于每一个人。开源加速技术获取,技术是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比开源社区更新还要快。社区是开源的土壤,这是开放社区的宗旨。“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手中的优势,一定能在社区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奚国华表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开源生态的建设,逐渐从开源的“参与者”向“参与者+贡献者”转变。中国企业高度重视全球开源交流和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开源系统建设,分享中国企业的技术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经验。中国企业对开源的贡献与日俱增,参与度持续升温。
近年来,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企业积极主动发起开源项目,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云计算、大数据、存储、运维等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中国企业积极投入力量参与全球开源基金会生态建设,并在全球代码中贡献突出。比如现在OpenStack基金会(OSF)在大中华区的白金成员包括:华为和腾讯;黄金成员包括:九州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易捷行云、烽火通信、新华三、浪潮、同方有云、中兴和迎栈科技。在OpenStack最新几个版本中,中国的代码贡献位列第二位。
同时,百度、中国移动、中国铁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银联、中国邮政银行和中国国家电网等中国企业都在采用开源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最新版本OpenStack Train于10月16日正式发布,最新版本中的近3000次代码更改来自中国上游贡献者,在165个国家的贡献度中位列第二,来自中国的个体贡献者共有150多名,人数也位列第二。
在Airship、Kata Containers、StarlingX和Zuul项目中,中国公司在上游贡献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中国用户也普遍应用这些开源驱动自身的业务创新。比如。中国汽车公司吉利旗下的子公司沃尔沃汽车公司是Zuul的主要用户,采用Zuul来驱动其持续集成(CI)系统。
百度,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AI)企业之一,是Kata Containers的早期采用者。在2017年Kata正式发布后,百度开始将Kata集成到百度云的基础云平台中。2019年之后,这项工作逐渐开始加速。到目前为止,在百度的容器产品中,总共有17个重要的在线业务迁移到Kata平台,其中在云服务上运行Kata环境的CPU内核数量达到31000,而百度内部有12000个CPU内核。
每次开源基础设施峰会都以超级用户大奖作为压轴,该奖项由OpenStack基金会的社区成员选举产生,赢得超级用户大奖的团队因其用例的独特属性及其对开源基础设施的集成和应用而备受赞誉。今年是百度智能云团队成为本届开源基础设施峰会的SuperUser。他们将Kata Containers整体集成到百度内部和外部云服务的基础平台中,并借助Kata Containers为边缘云场景构建了安全的环境。其云产品(包括虚拟机和裸机服务器)覆盖中国华北和华南的11个地区,包括18个区域和15个集群(每个集群的物理机达到5000台以上)。
今年9月,浪潮云海InCloud OpenStack 5.6(ICOS 5.6)成功完成单一集群规模达500节点的测试,这是目前基于OpenStack Rocky版本进行的单一集群全球最大规模实践。基于此,英特尔与浪潮发布了《基于500节点大规模单一集群行业云部署和性能优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为社区成员与用户构建规模更加庞大的OpenStack单一集群,提供了详细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指导规范。
在Jonathan看来,由于OpenStack技术平台非常成熟,中国贡献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化生产环境应用用例非常多。“五年前当OpenStack还在发展阶段的时候,美国很多应用都是集中在开发方面,而非生产方面。但是现在中国大部分应用都用在大规模生产上,我相信这对未来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用例会有很大的扩充。”
应该说,中国用户场景非常多元化、丰富。基于多元需求以及互联网行业上云需求不断涌现,整个ICT行业对于新开源技术拥抱程度非常快速以及开放,中国上云公司和技术人员会很乐意学习和参与到新技术的试用、采用、实验,新应用场景和新技术会先涌现出来,这是目前在中国市场和社区里比较独特的情况。
Jonathan表示,OpenStack最新场景下的应用,包括OpenStack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GPU加速器、5G、银联使用案例和金融行业的整合等不断涌现。OpenStack在未来发展过程中5G和人工智能肯定会是未来发展非常重点关注的领域。不过,任何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打造。OpenStack未来除了关注最新技术之外,还希望能够更好地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未来大规模新技术应用做好准备,比如算力支持。
英特尔云软件工程总监、OSF独立董事王庆表示,英特尔致力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断为OpenStack加入新的功能,并参与新的开源项目比如StarlingX、Kata Containers等。OpenStack基金会的社区正发生着一系列大事件,同时正在实现在开源基础设施上的承诺。
社区将继续有条不紊推进OpenStack核心项目的改进,并在每个新版本中发布新功能。在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开源社区的推动下,新兴项目正在快速成熟。应该说,只要和云计算相关的技术,并且是优秀、有潜力的技术,都会在基金会的考量范围内,进而将其进行集成、发展,打造更多更强大的工具和应用。
在奚国华看来,开源除了探讨技术以外,还应关注生态,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扎实推进开源生态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按共建、共享以及共治的原则。也就是这个数据,我们要共同建设,共同享受它的成果,共同把它管理好。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技术问题,开源社区应该是“技术+生态”。
同时,我们要积极推进OpenStack基金会提出的四个开放,也就是开放社区、开放设计、开放开发、开放码源。一方面,全球产业界要在完善机制、行业应用、交流合作、治理规范等方面大力推进全球开源系统的生态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构建开源基础设施的生态,要加强开源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开源产业链的上下游联动、线上线下并行,着力开展开源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的研究,强化创新能力和开源生态的环境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开源社区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创新者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鼓励其在更广泛的主流生态环境中自由创新,将开源做好做大做强。
三是要推动开源基础设施行业应用的推广。应用很重要。重点要加强引导开源软件在政务、工业、交通、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的应用,打通行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壁垒,促进产业界提供更丰富的、切实满足各行业需求的开源解决方案。
四是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合作的力度。通过开源社区、国际标准组织等广泛开展国际活动,吸引全球产业界参与,共同讨论开源项目、技术、业务,推动世界开源创新的发展。
五是凝聚全球产业界力量,加强开源治理。管理很重要。聚合全球业界智慧和力量,研究制定开源规范治理,统一构建开源管理体系,有效规避开源引入的风险,保障开源创新发展以及安全发展。
而对于中国产业界来说,要以积极、主动、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开源生态,通过持续的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应该朝这些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开源技术的创新。中国产业界要在开源资金、项目、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加大投入,强化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开源技术的研发,提升中国开源技术水平。
二是树立开源风险意识。中国产业界要梳理、研究全球开源治理规范,严格按照全球开源制度规范大力进行开源创新探索和实践,提升中国开源技术、项目和业务的合规水平,确保开源应用的安全。
三是推进开源的产业化。国内开源组织机构要积极推广开源项目,促进开源技术落地成熟,推动开源上下游产业互动发展,搭建开源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我国开源产业化水平。
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中国产业界要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开源生态体系,同步推进国内各级开源技术的创新,加强与开源组织、开发者开展交流合作,分享中国企业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贡献中国企业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共同进步。
五是加强开源标准制定。中国产业界要加强开源标准的研制,为开源创新发展提供标准支撑。标准很重要。
“作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我们愿意与OpenStack等开源组织加强沟通合作,联合开展开源标准的制定,为促进开源产业化、打造开源生态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奚国华说。
在本次峰会上,OpenStack基金会(OSF)和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CESI)的代表共同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以完善OpenStack软件在中国市场的新兴技术、评估和认证。此次合作既是对OpenStack作为中国开源基础设施云标准的验证,也彰显了OSF对OpenStack社区在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的承诺。
基于此合作关系,OSF和CESI将共同制定OpenStack生产案例的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制定测试计划和案例,进行互操作性评估和认证,进而促进开源生态系统的有序发展。CESI将开发和维护互操作性评估工具,并聚焦共同的研究成果(例如标准化),将社区的互操作性工具与中国的OpenStack生产环境相结合,参与OSF社区贡献。
双方机构将根据中国地区的市场推广和行业发展需求,合作开发两种类型的联合认证:A型认证适用于开发阶段,主要针对合规性功能(例如OpenStack云产品和服务的接口)进行认证;B型认证适用于交付阶段,主要是在用户环境下就OpenStack云产品和服务的接口一致性进行认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后来广为人知的“云上奥运”这一说法,正是从这一刻起走上历史舞台。云计算这一概念,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乘云科技CEO郝凯对此深有感受,因为在2017年春节过后不久,他的公司开始成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加入了滚滚而来的云计算大潮中。同一年,郝凯带领团队也第一次参加了阿里云的“双11”活动,实现了800万元的销售业绩。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变革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作为智能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据中心也迎来了蓬勃发展。面